媒体记者为虎牙河水质点赞
编者按:绵阳市5月15日正式启动“向污染宣战——寻找绵阳最美最脏河流塘库行动”,本报与四川日报、四川在线、绵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到各县市区(园区)寻找全市最美最脏河流塘库。以独有的视角,捕捉辖区河流塘库的历史渊源,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良好氛围。即日起,本报特开辟专栏,对这一行动进行全面追踪报道。
涪江是绵阳的母亲河,发源于松潘县与平武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那么,涪江源头流域水质如何,保护措施有哪些?18日至昨(19)日,本报记者探访了涪江源头的虎牙河、磨刀河。
镜头1
虎牙河晶莹如美玉
18日,记者来到涪江的源头——虎牙河,只见河两岸风景如画,河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微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处在涪江上游,为了让下游能用上干净水,我们从不在虎牙河边乱扔垃圾,就连洗衣服都在家里洗。”平武县虎牙藏族乡高山堡村村民李先生说,虎牙河两岸的乡镇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严禁在河里挖沙、养鱼,村社还建起了垃圾池。
据介绍,虎牙河是涪江一级支流,它的干流与支流遍布虎牙乡全境,在蓝天青山的衬托下,河水晶莹剔透,宛如美玉,河水水质优良,清澈见底,随处随时皆可直接饮用。同时虎牙河流域内的雪山、陡崖、峡谷、险峰、森林、草地、瀑布、飞泉、急流、险滩等,使得虎牙河沿途风景如画。
“通过我们多年的宣传,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平武县环保局局长闫传富介绍,他们对涪江平武段地表水每5天监测一次,水质达到一类国标。同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规范和整治力度,减少农村生活废水、垃圾和化肥、农药等对土壤和水质造成的污染,使废水、粪便进入农户沼气池里,防止对饮水水源的污染和破坏。
镜头2
磨刀河整治后变清泉
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淌,河里不时有几尾小鱼儿游过……从磨刀河里流出来的水,透明度非常高,完全看不到一点受到污染的痕迹。这是记者昨日在高村乡磨刀河流域看到的场景。
为了保护好磨刀河,当地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心主任刘小庚说:“除了监控外,我们每天还要不定时进行监管,确保保护区的环境不遭到人为破坏。”
记者在高村乡民主村看到,为解决农户的生活污水问题,建立了“三级过滤”,达到排放标准。“过去,我们家产生的污水是直接排到河里。”村民陈小洪说,通过“三级过滤”后,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过去,磨刀河流域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3家,畜禽粪便、尿液均是简单通过化粪池处理,存在“跑、冒、漏”现象。2013年以来,平武县启动小流域整治工作,把磨刀河列入小流域整治项目,对养殖企业进行了治理,同时,还对沿线的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逐一排查,按环评标准整改关停6家石材加工厂。
“现在磨刀河的水质已达一类国标。”高村乡党委书记唐健表示,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该乡探索出以微湿地治理农户生活废水模式,通过多户联建的方式,把生活废水相对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一点污水不流入涪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讯(涂丽梅)为增强纪检干部规矩纪律意识,全面提升执纪监督问责水平,平武县日前对12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及业务培训,全力打造“忠诚、活力、专业、担当、干净”的过硬队...
平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