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将尽、夏季将至,万物生长、蒸蒸日上。正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然而,“天气忽晴忽雨,气温忽高忽低”是近期天气的真实写照。人体很难适应阴晴不定的气候,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绵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安洪提醒:既要防春寒,也要抑“春火”。
一边是头痛,一边鼻子不通气,55岁的刘先生折腾了一晚上,一大早起床就到医院就诊。“昨晚上出去散步的时候穿得单薄了一点,结果回到家就开始不舒服,一晚都没睡好。”刘先生告诉医生,前几天大太阳的时候都能穿短袖了,没想到晚上降温没注意保暖就感冒了。
天气变化多端,冷暖交错频繁,被天气“忽悠”生病的市民还不少。“‘春天脸孩儿面,一天变三变’说的就是春天气候的变化无常,尤其是早晚与中午温差大,人体调节功能一时难以转变,加之穿着如果不合时宜,就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李安洪介绍,春季是由寒冷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一年四季当中,大自然的阳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对应的气候特点则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以春季适当保暖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
对于捉摸不定的天气,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宁可给孩子多穿点,也不愿意孩子冻着,理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人们春捂的初衷本来是为了提高对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在气温本身已经偏热的情况下,还穿着过于厚重的衣服,造成阳气过多,热邪外攻,易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等出血,这就是所谓春季上火,即‘春火’。”所以,李安洪提醒:“春捂”也应有度,要根据气温变化适量地增减衣服,切忌过热或过冷,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应慎之又慎,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眼下即将进入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对于人们的生活保健,李安洪建议:
◎祛湿降火:早晚适当加穿衣服,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过敏体质的人外出要预防花粉过敏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发作。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吃大辛大热之品。
◎规律作息:谷雨过后,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
◎舒畅情志: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防止肝气郁结。同时应加强户外锻炼,吐故纳新,让筋骨得到舒展。
(绵阳市中医医院孙亭婷)
新闻推荐
四川省多地新能源车车主反映尽管充电车位不断在增加,但他们还是频频遭遇充电难燃油车霸座充电车位为啥没法管在成都锦...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