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勇摄)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黄小芹李桥臻
3月2日下午,参加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们分两组进行联组讨论。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基础教育、养老服务等方面,委员们畅所欲言,凝心汇智,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建诤言、献良策。
联组讨论上,市政协委员们紧扣全局,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踊跃发表真知灼见,提出很多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探讨中凝聚共识,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2020年初,绵阳市中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总数22.4%。”郑学锋委员的发言,用一组数据开头。他表示,经调研,绵阳市小微企业存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招工难等共性问题以及缺空间、缺要素配套等困难,因此,建议依托创新产业基地,采取多种模式规划建设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并做好公共服务,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如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成为不少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对此,景代良委员建议,建议市级层面尽快出台专门支持被撤并镇村发展的改革方案,明确被撤并乡镇发展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办法,作为县一级的“改革指南”,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与直接感受的领域要制定统一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以最大幅度补齐“民生短板”。同时,以“购买服务、提升业务”为支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懂经营、善经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重在规划先行。规划的制定应当结合自身县域经济特点和资源禀赋以及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地区、城市化地区的功能定位,要实时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做到规划与政策相适应。”王雪委员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仅要加大对有生态影响区域居民的技术培训,实现联农带农增收,更要遵循国家粮油安全的功能分区,坚守耕地红线、环保承载底线,适度规模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源泉。唐杰委员建议,推动绵阳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加大普通学校和公办教育集团学校的资源配置力度,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发挥政策制衡作用,对民办集团学校和公办集团学校统一政策标尺。同时,发展壮大公办教育集团规模,实现区域范围办学效果和品质的整体提升,强化教育集团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同步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与地区整体教育的均衡发展。
万事民为先,百姓的幸福感归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市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这一点,下深水调研,提出建议。
通过调研,耑金玲委员发现,绵阳现有养老设施条件、养老服务管理力量和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已不能满足养老基本需要。为此,她建议设立市、县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坚持“以岗定酬”“分类管理”,引入专业化工作人员,化解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养老服务监管,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肖庆国)近日,随着“广电惠民服务月”活动的启动,涪城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广电惠民服务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重民...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