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宇
11月16日上午,48岁的纪光华早早来到桑园里,指挥几名村民用石灰浆给桑树“刷白”,可以减少虫害。这也是今年桑树护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市场行情,但靠着80亩桑园养蚕,纪光华家今年收入还是超过30万元。
闲暇下来,纪光华也有心情研究起当地的新变化——在桑园外,几位摄影爱好者正架好设备拍摄对面山上的白鹤。“今年来观鸟的人很多,还有人找到蚕房来,体验用桑叶喂蚕,下半年几乎每周都有人来。”纪光华说。
因为环境改善,杨家镇的山水田园吸引了很多白鹤在此栖息,来耍的人也在增多。
2020年,涪城区启动了三个主题农业公园建设,其中之一就是依托这里的桑蚕产业园。这一步也得到了企业和养蚕户的积极参与,新建了丝绸展示体验基地和民宿。纪光华家周边也开了几家农家乐。
从农业产业园到农业主题公园,名字的变化,揭示了产业升级的方向——从种养殖外,从环境找到新的增长点,增添休闲娱乐板块,探索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
走高端路线的桑蚕产业
如何能更进一步
绵阳市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分散的栽桑养蚕已在涪城区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由龙头公司牵头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栽桑养蚕对劳动力的需求很高,特别是在采桑叶、育小蚕等关键时期,20亩桑园最高峰需要8个人。因此,桑蚕产业没法采取龙头企业自营的模式,但传统的分散经营技术水平不高,蚕茧卖不起价格。
涪城区的做法是采取工业标准化的方式改造蚕茧产业,走高端路线。由龙头企业天虹丝绸集中流转土地,通过整合土地整理、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相关项目,对土地进行田型整理、修建沟渠、统一栽桑,同时为每20亩桑园配套建设标准化蚕房和蚕台,再将桑园和配套设施返租给农户,同时对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和技术辅导。“这样就能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规范,提升蚕茧的质量。”纪光华以前被天虹丝绸聘请担任技术员,现在也自己承包土地栽桑养蚕。
采用该模式,涪城区蚕茧质量很高,其高端产品为欧美奢侈品牌供货,一套采用其丝绸制作的婚礼礼服,售价高达10万元。
但近年来,涪城区标准化桑园面积已达3.5万亩,该模式已逐渐接近饱和。如何从产业中拓展新的赢利点,已成为当地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问题。
向环境要增长空间
主题公园拓展全新赢利点
作为绵阳市主城区,依托基础较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便捷的交通,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一直是当地的思考,此前零散发展的农家乐、农业休闲景区散落在周边,一直没能形成规模。
经过近年来持续投入,特别是对农村综合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一个新的想法渐渐成形——能否串点成线,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为农业主题公园?
公园意味着便捷的服务设施、优美的环境、顺畅的交通等。11月9日,记者驾车前往杨家镇采访。从绵阳市城区出发,经过绵吴路,再转上村道,只用了半小时,记者就来到了天虹丝绸的总部。值得注意的是,转下干路后,乡村公路平整而舒适,旁边还新建了供骑行和步行的绿道,还专门设计了停车拍照区,为游客观鸟拍照提供方便。“这是我们新建的产业一号线,未来可以将三个农业主题公园都串联起来,满足游客钓鱼、喂蚕等多种休闲需求。”涪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更大的底气来自于综合环境的提升,经过持续投入,涪城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污水管网的完善,生活生产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民也逐渐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乡村公路旁随处可见的青砖白瓦新式住宅,许多村民也开始搞起农家乐接待。
企业则承担了特色休闲内容的完善。天虹丝绸投资近1亿元新建了科技文化博览园,包括科普示范、技术培训、展示展销等,同时还提供民宿接待服务。“目前公司收入中,90%以上来自蚕茧领域,我们也在不断拓展新的营收渠道,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天虹丝绸办公室主任马瑞良说。
新闻推荐
绵阳市政府与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举行工作会谈 元方余国强出席并讲话
本报成都专电(记者杜畅)11月18日,市政府与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在蓉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推动绵阳民航事业发展深入交换意...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