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晚报》忠实读者敬怀君订报多年
多年来,绵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带领数千名小朋友养成读报看书好习惯;在绵阳市很多社区,为营造文化氛围,社区工作者在辖区内开展纸质阅读类活动;很多《绵阳晚报》的忠实读者,十多二十年来坚持订报、读报……看书、看报不只是一种好习惯,更是让心灵保持平静的一种努力;订一份报纸、书籍,不仅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记者刘佳文/图
绵阳晚报小记者以书会友畅谈阅读之乐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骏马,能像一页欢悦的诗篇……”阅读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绵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主任徐琳介绍,从2016年以来,绵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每年都会举办读书节,很多小记者从最初的咬牙坚持打卡阅读100天,到现在每天必须阅读半小时,很多孩子养成了“阅读”这一受用终生的好习惯。
“我们开展各类读书活动的初衷,就是培养孩子们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的这种能力。”徐琳介绍,多年来绵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推出了读书节打卡,晚报进学校、图书馆集体阅读晚报,图书漂流等活动,并且在《绵阳晚报》为晚报小记者开设了版面,成为小记者展示自我、相互交流、提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坚持看书、读报的好处,如今在我家女儿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晚报小记者家长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两个孩子从小就是晚报小记者的成员,女儿萌萌从小学三年级便开始参加晚报小记者俱乐部的百日读书打卡活动,现在女儿就读初中,通过长期阅读积累,女儿在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比同龄人更为突出,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上小学三年级的弟弟嘉兴也特别喜爱阅读,家里的两个大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在放学或者周末,姐弟俩就像“书痴”一样,拿到书本就放不下。
全民参与阅读从纸质阅读中获得“静”能量
今年90岁的魏岳中也是《绵阳晚报》的“铁杆粉丝”。他告诉记者,退休多年了,《绵阳晚报》成了他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上面学习了不少知识,比如一些民生新闻、老年人如何养生等等,他还会将报纸上的内容摘抄下来。在阅读过程中,他有好的想法、意见,或是发现文字有差错的地方,也总会跟记者主动打电话反映情况。他对晚报有着一份美好寄托,并且真心希望这份陪伴他多年的报纸越走越好。
早晨起床,泡上一杯热茶,翻阅当日的《绵阳晚报》。这是汉仙桥社区居民敬怀君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看书、读报、写稿投稿是他的兴趣爱好。“一张报纸,一世情缘。”敬怀君告诉记者,在部队他与报纸结下不解情缘,给他的军旅生涯增添了色彩,长久的阅读和积累,也为他后来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收获。
“《绵阳晚报》的前身叫《绵阳日报城市版》,从那时,我就开始订报了。晚报接地气,报纸上都是与我们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我特别喜欢看。”敬怀君是《绵阳晚报》的一名忠实读者,阅读报纸是他坚持了多年的习惯,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向晚报投稿,数篇新闻稿件被采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经典的朗朗诵读声,时刻都从游仙经济试验区汉仙桥社区儿童之家处传来。为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辖区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汉仙桥社区儿童之家每到寒暑假或是周末都会在辖区内组织诵读活动。《弟子规》《论语》等是孩子们阅读的经典读本。
“读书看报可以强人心智,让人的思想保持活力。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书香社区,将读书融入日常生活中,借助书本的知识丰富辖区居民的思想内涵和深度。”汉仙桥社区党委书记王兴关表示,社区儿童之家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是让社区青少年接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学习中华礼仪,成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有智慧的人。
在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的时代,人们需要一些东西让自己静下来,慢慢去品味和感受。一份报纸、一份书籍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让急速前行的脚步慢下来的一种力量。
新闻推荐
靠前服务 合力攻坚 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元方督导联系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本报讯(记者刘鑫)11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元方前往游仙区、高新区督导联系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他强调,要按照市委财经委员会...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