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海润广场小区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本报记者苏东华摄)
在东方华尔街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对外来人员进行劝返(本报记者彭雪摄)
□本报记者彭雪苏东华
根据绵阳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3号),要求全市所有居住小区(村)实施封闭式管理。2月10日是全面封闭式管理第一天,绵阳市执行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暗访。
调查:非小区人员不得进入
“您好,为严防疫情,安置点进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不能进入小区;您好,出去之后回家需要再次体温监测,请配合。您是否有过武汉旅居史,14天内是否接触过武汉人……”2月10日下午,在涪城区青义镇小桥村、龙中社区居民安置小区,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和党员干部群众自发组成的“小区封闭式管理志愿服务队伍”正在对所有进出安置点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排查。
在蓝波湾小区,记者试图进入,却被拦在了小区门外。“非小区人员一律不得入内,非常时期,请您理解。”在灯塔社区、碧玉小区,记者遇到了同样的情形。记者注意到,各封闭式管理小区均贴有公告或封闭管理信息。
“由于农村和村改居地方人员防护意识相对较差,为避免疫情扩散,我们辖区内所有小区和村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辖区镇村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小分队24小时值守。居民进出小区首先测试体温,对返乡人员严格查询去处、接触史等。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确无必要的予以劝返。并采取卡点、村民、志愿者联防联控方式实行封闭式管理。”青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管理:专人专岗守土尽责
在教育园区西园村安置小区,人员结构复杂,除本村村民外、有公租房、外来打工、上班的租房户等。在该小区记者看到,小区设有专门的值守点,并贴有封闭式管理告知书,严禁非小区人员入内。小区设置了专门的值守卡点,每位进出住户需要身份证和进出卡并同时配合量体温才能顺利进出。对于确有必要返回的租户,在其签署承诺书(内容包括14天内有无接触重点疫区人员,对隐瞒的将予以责任追究)并确认身份后设立台账,符合条件的,发放确认卡。进出时需随身携带身份证和确认卡,并配合体温测试。
对于不必须返回上班的租户,由房东直接告知,提前询问,尽量劝他们不回来。对于本市以外的,需要居家隔离14天,并与辖区卫生院工作人员开展检测,每天确认身体情况。为保证生活必需品,提前与超市联络好,由超市送达。如果涉及水电气或其他特殊情况,由社区帮助解决。同时,还重点针对公共场所、电梯、楼栋开展消毒灭毒行动。
城区:封闭式管理正逐步落实
在工区街道辖区的东方华尔街小区,二期大门已经封闭,旁边的停车场也封闭了,车辆只能由另一个出口出入。在一期出入口,物业安保人员对出入人员进行测试体温,对市内返家人员进行登记,对走亲访友的,予以劝返。禁止外卖、快递和中介人员进入小区。
在宏杰花园A区,也已经实行封闭式管理,贴有多处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的公告。在入口处岗亭,物业人员正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详细询问接触史。还印发了外出小区通行票,每天只能出行一次,上班的需不止一次出入的必须由单位开具证明。
在科创区、高新区、游仙区、平武等各县(市、区),封闭式管理也正在逐步落实中。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各部门还在积极协调落实手持体温检测仪等紧缺设备。
特写:党员志愿者在行动
2月10日,记者在经开区的部分住宅小区了解到,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机构积极响应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第3号),加强联防联控,对居住小区(村)实施封闭式管理,确保小区安全稳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记者在万达小区、晶南湖、博雅海润广场、昱鑫居等住宅小区看到,小区都关闭了活动场所,一些小区只开启一个出入口,并对出入人员、车辆加大了管理,严控非本小区业主、住户及车辆进入本小区物业管理区域。住宅小区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每天动员党员、业主到小区门口,与物业服务机构值班人员一起,对进入人员测量体温,劝导进出人员佩戴口罩。
“我们一定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不聚餐,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采访中,多位住宅小区居民表示,支持和配合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自觉遵守要求,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谢蕙岭记者兰建春文/图)随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向纵深推进,对防疫消毒物资的需求持续增加。在绵阳,就有两家...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