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介绍网格管理情况
□本报记者郭若雪文/图
“近期有到访的家人路过重点地区么?”
“戴完的口罩要放到指定回收处。”
“目前,小区排查发现了几名与重点地区有过接触的住户?”
1月31日8点30分,坐标石塘街道西河路社区。石塘街道西河路社区网格员、社区居委会主任李莉和往常一样早早赶到社区开早会,领取一天的“任务表”,开始对社区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
这一幕,连日来在绵阳各地频繁上演。据了解,李莉要在3天的时间内,对认领的4个小区的1200余户居民进行集中拉网式排查,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她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们充分发挥网格化优势,建立社区网格员,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和自管单位,楼幢长的三级网格,通过上门排查、打电话、发短信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作战’等方式,对重点地区返回的人员进行逐户排查核实,真正做到‘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石塘街道西河路社区党委书记马香表示。
繁重的排查工作,一个口罩、一支笔、一本工作台账,成为了李莉每日开展工作的“标配”。上午9点,记者跟随李莉一同来到她认领的小区之一——阳光曼哈顿。在小区仅剩的大门外,排队测体温、做好入户登记成为了进入小区唯一的“通关办法”。
李莉一边往里走一边告诉记者,3天时间里,我们社区7名网格员要对辖区6600余户居民进行排查。今天是拉网式排查的最后一天,下班前我必须要把数据汇总交给社区的总网格员。
穿过蜿蜒曲折的“绿色走廊”,李莉再次来到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每天都会定时定点与工作人员见上两次了解当天的回访情况。“受社区委托,我们针对小区业主有无与重点地区接触,通过电话回访、走访入户、发放通知单等方式进行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该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女士介绍道。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前期对小区住户的入户走访排查,李莉了解到该小区有一位从武汉出差返绵的人员。她迅速联系社区医院的医生对该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并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其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并协调物业,每天都定时为小区的每一处公共区域进行仔细消毒。
走出小区,时间已经是10点半了,李莉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逛“商圈”。“我们辖区餐饮场所、茶楼、网吧、娱乐场所较多,除了做好人员排查工作外,还要把这些地点盯死管紧,做到源头防控无死角。”李莉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找到了、管住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做好服务。“请安心在家隔离,生活上有我们。”马香每天都会通过微信与社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问候、了解其生活状况。“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和关心。”马香表示,我们落实了社区专干负责居家留观的生活物资代购、体温测量等保障服务。同时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其感受街道关心和社区温暖。
同样,在十几公里的吴家镇戴家林村,一场群防群治的防控战役也正在有序进行。
正月初七的戴家林村十分静谧,村民都各自待在家中,房前屋后张贴了很多关于疫情防控的公告、宣传标语。
“第一次面对疫情防治工作,千头万绪,面对的困难也很多。我们坚持网格化管理,全村1个大网格,5个小网格,16个微型院落网格,加强巡逻,村民流动实行“双报制”。同时,组织专人落实好宣传服务、健康服务、关怀服务。“戴家林村主任谢莉说,驻村工作组及村社干部春节不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将联系村医生联系方式发放到每一户,确保群众有疫情知识了解找得到医务人员专业解释。
如何让疫情防控“沉下去”“实起来”?绵阳市充分认识到村社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按照相关安排部署,激活小区细胞的自我防控能力,加强宣传发动、人员核实、留观服务等工作,织牢防线、织密网格,真正做到“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
在这个不寻常的冬天,绵阳市广大基层工作者用脚板织密“防护网”,以行动筑牢“防控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范萌)为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市民群体性外出聚餐,绵阳城区一些火锅店推出了火锅食材...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