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在防疫一线
□本报记者安达福文/图
1月24日,农历除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打破了万家团圆的场景。
在这场重大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身着白衣的绵阳医护人员们选择“逆行”,站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他(她)们的话来说:“坚守,让群众远离病毒;奋战,为打赢这场战争。”
请战因为病人需要
“我自愿参加,随时整装待发。”“我的专业对口,我必须参加。”
“我可以为病人提供专业护理,我要参加。”
……
这几天,绵阳四〇四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工作群里,医务人员主动请缨的话语不断“接龙”。因为没有人比这一群人更加明白时间对于患者的重要性。
绵阳四〇四医院是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1月22日,几百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参加防控前线,退机票、退车票,一心为战,站在防控前线,他(她)们不怕。“这就是我们的战斗,我们就是战士。”医学检验科主任邓建军说。
据统计,截至1月23日15时,主动请缨参加防控前线的医务人员共566人,其中,医疗应急梯队244人,护理应急梯队217人,应急梯队105人。
放弃因为职责所在
“老公,今年我不能和你团聚了,因为工作需要。”“好,注意安全。”
这是疫情发生后,王乐与远在西藏的老公的对话。简单的话语却透露出王乐的担当。作为绵阳市疾控中心微生物与临床检验所的工作人员,王乐因为工作需要,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
王乐与老公结婚6年,因为老公在西藏当兵,一年见面的次数不超过2次。原本她已经买好1月22日飞西藏的机票,带着4岁的女儿与家人团聚。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她选择退掉机票,坚守岗位。
1月20日,在绵阳市第一个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送达后,王乐立即穿上防护服投入工作,临近下班时已是1月21日凌晨3点。当回到家后,王乐发现由于管道问题,家中已被水浸泡。没有理会“突发状况”,王乐选择到父母家中休息,休息几个小时后,早上9时又投入工作。
市疾控中心微生物与临床检验所副所长陈果说:“当疫情来临,全员取消休假,全员参加培训,全员24小时轮值,只为迎来胜利。”
坚守因为使命在肩
“汪书记好,我已取消所有假日安排,坚守在医院,与国同难,保一方平安,带领绵阳呼吸界及我的同事共克时坚。”这是1月23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开绿给院领导的一则短信。
“与国同难,保一方平安。”字虽少,却彰显出一名医生的使命和担当。原本王开绿是计划去外地探亲和祭祖,有一天下班,他看见医院的牌子后,医生的使命感让他觉得自己必须留下,于是就有了上面的短信。
作为绵阳呼吸界的泰斗和市防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组成人员的王开绿,在最近几天几乎没有脱下那身白大褂。完善诊疗方案、培训护理人员、疫情处置指导……这位58岁的“老”医生,工作已经不分白天和黑夜。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王开绿提出的许多意见都被专家组听取,因为他参加过当年“非典”防控。王开绿说,当年的防控成功经验让他这次增加了不少信心,他坚信我们能胜,人民能赢。
新闻推荐
昨(22)日,记者从2019年度绵阳市国民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56.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