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法院庭审现场
本报讯(蒋明文记者邓勇文/图)“现在开庭!带被告人!”随着法官一声令下,21名被告人被带进法庭。这不是电视剧,而是发生在涪城法院法庭上的真实一幕。7月24日至7月25日,涪城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21名被告人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因案情复杂,旁听人数众多,在市中院的指导和全市法院的协助下,法院严密组织,周密部署,制定了庭审预案,启动重大庭审保障预案机制,圆满完成了庭审工作,将择期宣判。
其实,以上的案例,只是绵阳市法院在打击和惩处电信网络诈骗上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绵阳两级法院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17件143人,审结15件92人,其中判处10年及以上有期徒刑10人,3年及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1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50人,涉案金额2053.94万元。
近年来,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实施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绵阳市两级法院所办理的案件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诈骗:
1.假冒网站工作人员;
2.冒充电信、银行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3.虚构为开网店的人提供服务。
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人士表示,电信网络犯罪非接触性突出,犯罪侵害面宽量大,且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业化特点,跨区域、跨国犯罪突出。
据介绍,为做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判工作,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市中院早在2016年已成立“打击互联网新型犯罪专项审判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审判力量,提升审判效率,并不断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沟通交流,实现审判工作与侦查公诉、执行等工作的有效衔接。针对在办理相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会商解决。对相关的电信网络部门存在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并进行协调对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打击合力。同时通过开设一系列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提高群众意识。
下一步,绵阳市两级法院将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确保打击犯罪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及时高效地审理此类案件,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审判经验,进一步研析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规律及发展态势,解决法律适用问题,统一执法尺度,确保专项审判案件的正确处理。
新闻推荐
高血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你知道吗?除了绝大多数因为遗传、饮食、肥胖等引发的原发性高血压以外,还有5%-10%的高血压叫继发性...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