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绵阳 > 正文

从扫盲识字到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9-30 07:24   https://www.yybnet.net/

优秀课例展示现场(高中组)

互联网+教育(本报记者蒲滔摄)

名师名校长颁奖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艺术节目展演

教育园区一角

那时候,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人大有人在,极个别孩子只能在牛棚里读书识字,像今天这样漂亮结实的学校做梦都不敢想

现在啊,学校和幼儿园一所比一所漂亮结实,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不会因为没钱而失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绵阳教育走过了一条艰苦曲折而又辉煌的道路,从小到大,从有到优的变化,在改革中实现“三级跳”,教育事业发展的红利正在惠及千家万户。

回首来路,当年梦想中的事如今都实现了。从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到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教学变得越来越智能;从追求“基本供给公平”走向“优质、均衡”,到绵阳市成为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的市州、高中教育质量连续19年实现全省领先;从服务民生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更是激发了“人才”的无限潜力,为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绵阳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逐步扩大,教育之城、读书之城的美誉,已经成为绵阳继中国科技城之后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教育普惠暖民心

更多学生共享优质资源

初秋时节,行走在绵州大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已成为最亮眼的风景,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声琅琅,宽阔平整的操场上笑声连连,幸福溢满校园。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是传统学校教育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在绵阳,“互联网+”教育的实施运用,让人不禁感叹:绵阳不愧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以科创区博雅学校为例,学校以校园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学校建设2间精品互动录播教室、38间普通录播教室,实现了微课、精品课多路多点位录制、直播、观摩、远程互动等;“班班通”“人人通”的全面普及和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建设,让师生互动、评价、反馈及时便捷,学生、班级、校际交流不再有时空限制等等。“2016年,我们与北川黄江义务教育学校建立帮扶关系,如今的‘空中云课堂’不仅让两校学生同上一堂课,还让教师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博雅学校校长杜存谦如是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早在2016年9月,绵阳市就跨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这个“门槛”,大踏步走在优质均衡发展的路上。“互联网+”教育计划的深入实施,为绵阳市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扬起风帆。绵阳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支撑和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省内率先建成教育专网,实现城乡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率先建设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实现同步课程资源城乡班级全覆盖;率先建成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实现城乡教师线上学习全覆盖……如今,依靠一条条光缆、一套套终端设备……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穿山越岭,直达全市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城乡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

“互联网+”教育仅是推动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方面。办人民满意教育,需要“增量提质”并重,绵阳市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推动师资均衡发展等,努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根据国内权威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价,绵阳市义务教育在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上,绝大部分学生与国内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在各科学业合格率上处于同一水平,且远高于全国常模。

多点发力助发展

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推进教育发展中,绵阳市清楚认识到,随着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脚步不断加快,其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凸显。当前,绵阳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绵阳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先进科技的需求,归根结底是对教育的需求。

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师资。经过多年努力,绵阳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教师培训机制,深入实施“双名工程”,打造一流名师名校长队伍,构建“赛训研”三合一平台,大面积、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教育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问题资源开发”核心教育科研技术和教育教学“监测·评价·改进”机制,担当“智库”服务决策,有力引领和推动了绵阳教育不断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实现跨越。

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年,绵阳市职业教育坚持特色办学和专业错位发展,以“打造优质学校品牌、统筹院校专业设置”为抓手,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适时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新增紧缺特色专业21个,停办就业和招生情况不好的专业14个;4所中职学校成功申报省级示范学校,获得中央、省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位列全省第二。绵阳市职业院校每年为绵阳及省内外各行各业输送专业合格毕业生3万余人次,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

高等教育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绵阳市以中国科技城高教联盟为平台,促进在绵高校做好人才和设施共享,信息资源互用,开展科研合作和联合办学。在绵高校从最初的3所发展为现在的14所,办学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第3位;从无博士学位授权点到现在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完整的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格局。目前,在绵高校学生人数达14.9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两年超过92%,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以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站在历史新的起点,全市上下将始终牢记教育初心和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走过70年

扫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扫盲教育逐渐走入正轨。1978年,地区文教局组织力量对农村文化状况进行了详细普查,对各村文盲、半文盲逐个造册登记,采用“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办法,两年扫除文盲30多万人。扫盲成效最佳的时期为1979年和1980年两年。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盲工作条例》后,又加快了扫盲工作进度。1989年,入学达两万多人。

跟跑1990年—1998年上世纪九十年代,绵阳在全市教育系统掀起了大学习、大讨论、大变革、大追赶的办学热潮。收缩高中校点,调整布局,集中力量办好示范高中。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新的学校运行机制。在绵高校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办学,扩充新专业,夯实本专科人才培养基础。

超越1998年—2004年绵阳教育在竞争中实现超越,基本形成了以绵阳中心城区公民办普通高中为龙头,以江油、三台为两翼,促进全域教育发展的新格局。职业教育坚持“大职教”发展观念,全面优化布局调整,大力推进中职晋升高职,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实施高等教育提升和引进工程,绵阳市高等教育异军突起,成为四川第二大高等教育城市。

领跑2004年至今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结构优化、区域协同、评价科学、服务人民”的理念,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构建“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实施“双特生”培养工程,全面推动绵阳教育内涵发展。

如今,绵阳市成为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的市州,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达91%,高中教育质量连续19年实现全省领先。

主编刘庆编辑刘小庆

供稿邓娟供图视觉绵阳

组版吴海英校对袁利红

新闻推荐

优化资源配置 64家公司拟售资产

■市场点击数据显示,9月以来64家新三板公司公告计划出售子公司股权或其他资产,有的公司拟出售多项资产。盘活资产、补...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扫盲识字到优质均衡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