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绵阳 > 正文

涪江上最早的桥梁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7-28 07:40   https://www.yybnet.net/

涪江穿绵州城而过,为了联通涪江两岸的老百姓,涪江上陆陆续续修建了很多桥。那么,你知不知道哪一座桥梁是涪江上最早修建的呢?在绵阳通汤毓良的《绵州之谜》书中写道,最早的桥梁是申用玺修的迎恩桥。

申用玺原籍彰明人,后迁绵北申家沟(今科学城公园附近)。清同治版《直隶绵州志》载:“申用玺,家世业务,性好施予。初绵州北河,向系私渡,民多病涉,行者苦之。用玺于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购买木材,并造浮桥,屡经挫折,力不从心,齐恨以终。其子道修,善成父志,继续开工。旋经州人共成其美,劝募多金,以竣阙功,命名迎恩桥(即北河浮桥)。书名悬匾,以施其善。”

《开元场碑记》上也有一段记载:“涪江北岸龟山之阳,为川陕来往侍渡之场站。其地初借茅屋数间,每逢夏秋水涨,来往住行食宿无所,而游仙乡所属纵横五十余里向无场镇,赶集交易尤感望洋兴叹……”

家住申家沟的申用玺父子深有体会“一江之隔,行者苦之”,于是立志建桥。涪江乃大江大河,建桥谈何容易,平时江宽400-600米左右,枯水季节也达300余米。石拱桥墩子平桥皆因跨度太大,河水太深不易建造。架舟为桥最为适用,但须用大量的木材和船只,另外架桥技术也很重要。

修建过程中,申用玺屡经挫折,力不从心,齐恨以终。儿子申道修,继承父志,在州人的帮助下,用两根铁索各首尾串连船头船尾固定至两岸,防止船只被水冲走。浮桥上的木梁、木板用抓钉、铁丝固定而大功告成。清代北门名为迎恩门,铁牛街原名迎恩街,浮桥因而被命名为迎恩桥(但在夏季洪水前必须拆去,遗址在当今东方红大桥下),所以,迎恩桥堪称涪江上最早的桥梁。

(本报记者郑金容整理)

新闻推荐

绵阳市举行纪念欧阳修诞辰1012周年学术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郑金容)近日,由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绵阳研究基地、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绵阳市涪城区政协文史委、绵阳市天青...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涪江上最早的桥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