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绵阳人喜欢把飞云大桥叫彩虹桥
飞云大桥连接火车站与机场
飞云大桥是连接御营坝和火车站片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绵阳南北大道连接一环路和南郊机场道路的重要工程。飞云大桥设计的结构形式为中承式吊杆拱桥,主体结构形式与饮马大桥一致。
相比飞云大桥,绵阳人可能更熟悉飞来石大桥这个名字,因为“飞来石”是有典故的。
不过,更多绵阳人更喜欢将飞来石大桥称作“彩虹桥”,靓丽的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绵阳的风景线。
■记者曹雨婷/文王勇/图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宝成铁路的建成给绵阳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绵阳老火车站成为了离成都客站最近的客运大站,但因空间狭小,运输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运输需求,建设新火车站势在必行。1989年开始,配合火车客站建设需要花园片区(花园村)的规划提上日程,1989年6月《花园片区规划图》主要对花园片区的交通作了详细的规划,安排了衔接交通的汽车客运中心站。
1997年7月3日,绵阳南郊机场开工,这是绵阳交通发展的又一大动作,标志着绵阳即将跨入航空时代,绵阳人的生活里出现了“航班”“航线”这样的新鲜词。绵阳火车站与汽车客运中心站的交通衔接,方便了绵阳人的出行,飞云大桥(飞来石大桥)则连通了绵阳火车站到机场的道路,成为城区与其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设施。
1998年4月飞云大桥破土动工,耗时一年多建成,它是连接御营坝和火车站片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绵阳南北大道连接一环路和南郊机场道路的重要工程。该桥设计的结构形式为中承式吊杆拱桥,主体结构形式与饮马大桥一致,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天津市政一公司,建设单位一环路指挥部。2008年后,该桥进行了特殊检测。2014年,检测中发现原有的48根系杆中存在锈蚀、断丝现象,对其进行了系杆更换。
相比飞云大桥,绵阳人可能更熟悉飞来石大桥这个名字,这源于“飞来石”的典故。《绵阳县志》记载了飞来石的来历:“石初至罗江飞来,大如一茅舍许,屹立中流,秀雅骞翥不可名状。下瞰清溪,似眉临境,妩媚可人……既有年骄,久为江湄苇荻所丛,榛莽之所蔽,几失其奇……自是石仍故态,虽谓今日之飞来石可矣。”如今,飞来石上能证明其身份的题刻、落款因缺少保护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据史料记载,飞来石上“飞云翥鹤”四个楷书大字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郡守李承露题写,其书隽秀酣畅。
今天,飞来石大桥更被不少绵阳人亲切地称为“彩虹桥”,靓丽的飞云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成为了绵阳的风景线。“绵阳人走的桥比外地人走的路还多,在外工作以后飞云大桥成了我最常‘见’的桥,每次坐飞机回家就要路过这里。回来时,看到彩虹桥就知道家在不远处;走的时候,经过这里又是思绪万千。”作为常年在外的游子,黄美逸对飞云大桥有着特殊感情,寒来暑往,大桥承载着无数游子回乡的喜悦和别离的不舍。
新闻推荐
消费质量报讯(记者何小林)夏季来临,食品安全事故进入多发、易发期。为此,绵阳市游仙区市场监管局认真研判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