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创新中心(曾巨光摄)
惠科建设场景(本报记者苏东华摄)
华拓光通信防尘车间(洪刚摄)
铁牛广场(米川宁摄)
南河坝(米川宁摄)
涪城区2018年经济发展硬实力
●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379.95亿元、增长9.3%
●区属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总额及增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连续7年进入全省“十强县”前三甲
●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快来为涪城打call!”近日,四川31个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候选县公示,“涪城区入选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城市主城区类别)”的消息刷遍涪城广大干部群众的朋友圈,点赞声、祝福语此起彼伏。
支撑涪城区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榜单的,是涪城区2018年经济发展的硬实力。2018年涪城区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379.95亿元、增长9.3%;区属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总额及增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7年进入全省“十强县”前三甲,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靓丽数据的背后,是涪城区不断集聚城市功能优化、高端要素集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杨海燕陈正
加强城市功能优化,提升竞争力
“现在我们小区地面重新整修了,有了停车位,有了活动空间,还新建了文化墙和鲜花墙。”家住成绵路立山公寓的蒋文秀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在旧城改造中,涪城区按照“综合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对老旧小区房屋、下水道等进行治理,切实改善小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2018年,3个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计划改造面积约55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的旧貌换新颜,是涪城区提升城市功能的一个侧面。近年来,涪城区立足优势,深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楼宇经济,打造特色商业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强城市功能优化,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目前,涪城区特色街区“品牌升级”、楼宇经济“总部集聚”加速推进,上档升级特色商业街区3条,培育特色楼宇10个。
以楼宇经济总部集聚发展为例,涪城区制定出台了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和中心城区商务写字楼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建立楼宇经济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引导普通楼宇完善配套设施,推动老旧楼宇翻新重建,认定一批高品质商务楼宇,对现有的楼宇经济梯次上档升级,不断壮大万达广场、富临大都会、长虹国际城、瀚威城市中心等一批重点楼宇。同时,不断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打造城区经济新增长点。
同时,还通过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加快构建涵盖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文创旅游、教育培训八大产业和商贸流通业的“8+1”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2018年,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5家,金融机构达到109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5.53亿元、增长10.4%。千亿电商产业集聚区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入选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
增强高端要素集成,提升发展力
走进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塔吊林立,工程车辆穿梭,6000余名建筑工人有序忙碌,4层楼的厂房主体结构工程即将完工……轰轰烈烈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让人感受到涪城区掀起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强力脉动。
惠科、360、核医学中心……随着一项项先进制造业和“两新”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涪城区发展新兴产业的高端要素正在集成。
涪城区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度上,大力培育壮大“684”重点产业,加快构建科技、产业、品牌协同创新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打造“两新”产业集聚洼地,在全区掀起了项目投资、项目建设热潮。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6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65亿元。
作为绵阳“一核两翼三区协同”的“一核”中心区域的涪城区,还以科技城核心区域的地理优势抢占军民融合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360、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永贵二期、核医学中心、5G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开工。预计到2020年,全区将培育形成150亿级电子信息,100亿级新能源,100亿级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据了解,目前,临港经济发展区已入驻惠科、龙华等重大项目6个,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七大科技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其中,已建成45万平方米专业楼宇,科技之心、科技智谷40平方公里的区域,正逐步具备承接重大项目落地条件。
做强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创新力
5G科技园已基本完工、科技智谷A区2号支路已见雏形、自主实施的PPP项目中高铁大道、滨河北路基本完成路基工程……走进位于涪城区金家林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新建厂房、纵横交错的在建道路、机械轰鸣的项目工地……繁忙的建设场景,彰显的是涪城区强力推进产城融合的激情。
近年来,涪城区围绕打造科技新区、产业新区和城市新区,按照以城促产、产城互动思路,实施产城融合战略,聚合产业项目、基础设施、要素保障建设,做强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以城促产,推进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加快发展。涪城区围绕建设绵阳城市新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科技智谷、科技之心、金家林总部经济和现代金融集聚区。完成核心区控详规划、城市设计、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开工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总投资150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建设道路40公里,铺设综合管网30公里,开工建设金家林、鼓楼山等居民安置点6个。高铁大道、滨河北路等“四纵四横”骨干道路全面开工,全年实现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360企业安全集团绵阳培训基地正式运营,智能终端产业园基本完工,基金小镇建成投用,永贵光电连接器等项目开工建设。长虹云计算中心、通创板载光子等20个项目签约引进。
坚持以产促城,推进临港经济发展区跨越发展。涪城区充分发挥惠科、汉能等百亿级产业项目集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新型显示等“两新”产业集群。22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方案获市上批准,成功纳入市级园区,成为全市产业南进的主要载体,开工面积35.3万平方米,竣工项目4个。吴家污水处理厂、S8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在建道路里程达到12.8公里。中建科技首片PC件下线,惠科液晶面板、富临精工二期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新增建筑体量76.5万平方米。科技物流产业园首期启动区土地一级整理加快推进,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全面开工建设。
杨家安置新区(曾巨光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邹锐记者彭雪)日前,国家卫生乡镇技术评估专家组到游仙区观太镇进行国家卫生乡镇创建评估。经过实地察看、走访和听取...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