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绵阳 > 正文

花园路 古典神话传说与现代化建设并存

来源:绵阳晚报 2019-06-02 08:00   https://www.yybnet.net/

绵阳火车站

花园路到飞云大桥

巾帼大厦

修建中的飞来石大桥(绵阳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1989年6月《花园片区规划图》

原绵阳火车客站(绵阳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原绵阳火车客站夜景(绵阳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汤毓良记者曹雨婷文/图

“石初自罗江飞来,大如一茅舍许,屹立中流……自是石仍故态,虽谓今日之飞来石可矣。”飞来石的传说流传甚广,今天,飞来石大桥和花园路连接御营坝和火车站片区,是绵阳南北大道连接一环路和南郊机场的交通要道。

1

“撞名”的花园路

在绵阳有不少新老街道“撞名”的情况,比如在1992年绵阳城市街区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上面的滨河南北路是如今的滨江路、滨江西路中段和滨江西路南段,而非现在的滨河路。又比如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花园路西段,和如今的花园路大概隔了两个公交站。

上世纪90年代左右,临园路中段从林业大厦至董家沟桥,原本是农田。绵州通汤毓良介绍,1987年,市建委干道办征地24.74亩,建成三幅式沥青路面,之前取名叫临园路西干道。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花园路西段修建是从绵兴路东段西口至临园路中段花园宾馆,长231.3米。1987年,市建委干道建设办公室在修临园路中段的同时,向西新建此路暂名西二路,又称三汇路,市政府后命名为花园路,为水泥路面(按规划向东延伸至安昌河堤的花园路东段尚未形成)。三汇路和临园干道、绵兴中路形成棋盘式街道,缓和了绵江、绵遂、川陕路交通拥挤。当时花园加油站、花园宾馆、税务大楼、交警支队、市政重点建设指挥部、市政公司在此路。1996年开始兴建一环路高架桥。

当时绵阳城区各单位自建道路统计表也显示,“撞名”的这条花园路(三汇路)从临园西干道(今临园路中段)到安昌河堤,长427米,1986年由金龙宾馆城郊开发公司建成水泥路。1992年绵阳城市街区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花园路西段再次更名为三汇路。1989年开始,配合火车客站建设需要,花园片区(花园村)的规划提上日程,1989年6月《花园片区规划图》完成,主要对花园片区的交通作了详细的规划,重布了高层建筑区,安排了衔接交通的汽车客运中心站。规划图上,今花园路雏形初现。

2

彩色喷泉、高杆照明记忆中的新火车站

1952年7月2日破土动工的宝成铁路于1958年1月1日全线通车,历时6年,宝成铁路的建成不仅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也给绵阳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由于有了宝成铁路,绵阳作为传统的川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的枢纽地位得以继续巩固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绵阳老火车站成为了离成都客站最近的客运大站。绵阳客站除吸引着辖区内客流外,还吸引了来自广元、遂宁、德阳等地的旅客,但因空间狭小,运输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运输需求,一到运输高峰时期,排队购票、候车的旅客长到数百米,穿过了几条街道。

建设新火车站势在必行,新火车站和花园新区由市建委组织、协调,干道办公室负责修建的花园干道(临园路),全长2339.26米、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16米,非机动车道各7米、人行道各8米,绿化隔离带各2米;地下管线、交通设施、花木绿化配套齐全,是通往新火车站、立交桥和成都方向的新区干道。此段干道建设,从征地、拆迁、安置到通车仅11个月,于1990年4月11日通车。新火车站前大转盘内装30米、25米高杆灯3组,修建地下人行通道、桥涵两座。火车站广场彩色喷泉、高杆照明,临园路西段与火车站广场的灯盏相互辉映,彩色喷泉、高杆照明、立交桥组成新区综合景观。“过去一到晚上,火车站的喷泉是十分漂亮的。”汤毓良还记得新火车站建成后,夜晚喷泉和灯光的配合成为一景。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今天的高铁动车,第一代硬板式火车票到软纸式火车票再到今天的磁卡式火车票,这是时代前进的步伐。

2008年5·12汶川地震,绵阳火车站站房大楼受损严重,部分墙面坍塌,丧失了使用功能。2009年10月,绵阳站站房灾后重建工程动工;2010年10月1日,灾后重建的绵阳站正式投入使用。因此,今天人们说起“老火车站”,有的是指火车货站,有的指地震前的新火车站。

3

绵阳彩虹桥“飞来石”的传说

花园片区规划了衔接绵阳火车站交通的汽车客运中心站,飞来石大桥又称飞云大桥,建成后成为城区与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设施,更连通了火车站到机场的道路。1998年4月飞来石大桥破土动工,耗时一年多建成,是连接御营坝和火车站片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绵阳南北大道连接一环路和南郊机场的重要工程。

“相比飞云大桥人们更喜欢叫它飞来石大桥,这源于‘飞来石’的典故。”汤毓良拿出《绵阳县志》,县志记载了飞来石的来历:“石初自罗江飞来,大如一茅舍许,屹立中流,秀雅骞翥不可名状。下瞰清溪,似眉临境,妩媚可人……既有年骄,久为江湄苇荻所丛,榛莽之所蔽,几失其奇……自是石仍故态,虽谓今日之飞来石可矣。”今天,飞来石上能证明其身份的题刻、落款因缺少保护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据史料记载,飞来石上“飞云翥鹤”四个楷书大字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郡守李承露题写,其书隽秀酣畅。

“在德阳罗江一带,‘张飞赶猪’流传甚广,相传刘备取西川时,经白马关时与军师庞统换马,后庞统被张任射死。张飞为报庞统被射死之仇,在白马关筑点将台,但因山高坡陡、缺少石材进度缓慢,经庞统托梦指点其夜晚用钢鞭驱石赶土法定可成功。是夜,满山黑石好似猪群,张飞赤膊挥鞭,赶‘猪’奔向点将台。”汤毓良将“飞来石”的传说娓娓道来,其中一头‘大猪’行至罗江一带行动迟缓,被张飞一气之下打得腾空向涪县飞去,落于安昌河旁就成了飞来石。

“关于飞来石还有一种说法,以前在跨安昌河桥南头的下方,有一座简陋的小庙——张公庙。”这个传说在《绵阳县志·水利篇》中也有一记载,相传古有张公于飞来石山边,穿山凿洞,修堰引水灌田。因穿山凿洞得罪土地神,土地请吕洞宾用法力移来飞来石封了洞口,张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忧郁成疾病故,后人为纪念他,便建张公庙祀之。汤毓良说,飞来石的另一个传说就是来源于此庙。今天,飞来石大桥被绵阳人亲切地称为“彩虹桥”,靓丽的飞云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成为了绵阳极具特色的风景线之一。

新闻推荐

见青都是爱

□钟小琴(绵阳)小时候过端午,父母把酒米在锅里煮上,煮得很黏稠,煮好以后放点黄糖,用勺子搅拌一下,一人舀一碗,开吃。这样黏稠的食...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母亲的粽子节2019-06-02 07:12
猜你喜欢:
评论:( 花园路 古典神话传说与现代化建设并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