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晴记者李春梅)昨(29)日,记者从绵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由于有关部门及各区县网贷整治小组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做好了已出险机构的风险处置,有序化解存量业务风险,目前,绵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成效较为显著。
为全面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绵阳市专门成立了以市金融工作局、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绵阳银保监分局、市工商局等15个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绵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称“市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分领域整治牵头责任,有序推动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业务等领域的整治工作。
搭建工作专班,建立完善协同统筹工作机制。市级、区县两级按照实施方案,均成立了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领导工作小组,依据业务范畴,市业务统筹组按照各成员单位整治职责,成立业务统筹组专班,同时,由市金融工作局、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绵阳银保监局抽调专人成立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和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的相关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搭建了成员单位联络制度,加强与市级成员单位常态化的沟通联系。
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摸清风险点。各分领域成立现场检查组,对重点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取证,摸清机构涉及金额、涉众人数、风险隐患,甄别业务模式,准确掌握了违法违规事实和依据。开展非现场检查,针对暂停经营但仍存在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的企业通过负责人约谈、报送自查资料等方式开展非现场检查,督促其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将风险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
加强日常监测,搭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向全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互联网金融风险提示,要求机构对涉及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及时进行风险警示教育,做好舆论引导与舆情监测。为实地了解绵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市金融工作局、人行绵阳中支和工商局组成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联合小组,对绵阳市前期整治阶段可能存在变相经营风险的企业进行了再次走访调查。
经过一系列举措,目前,绵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持续强化,各项工作成效明显。重点企业整治工作切实推进,取得整改成效。截至目前,P2P领域的4家机构均已停业并积极清理债务,列入了非重点对象做不定期回访检查。第三方支付领域的3家企业1家已停止经营,2家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已撤销了在线上、线下的小额支付宣传广告,关闭了签约商户小额支付功能,对所有特约商户进行了撤机,规范合规经营。
非重点企业已基本关停。经清理摸排,绵阳市前期共上报Ⅰ类、Ⅱ类互联网金融机构73家,其中股权众筹企业52家,互联网保险8家,第三方支付5家,P2P网络借贷1家。按照不低于30%的要求对企业开展现场检查,经过全方位抽查走访,绵阳市互联网金融非重点企业的生存率降低,整治成效明显。
开展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摸排清理,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风险。经过摸排整治,目前“麦币趣”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已正式关停,并对非法所得进行了清退;“隆盈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已关停,并申请了工商注销;积极跟进群众举报线索,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要求其立即停止违法违规业务,对存量业务密切关注风险,并出台应对方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范萌)昨(2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华率领执法检查组,对《绵阳市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