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绵阳 > 正文

5000老物件背后的“新农耕”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4-08 07:48   https://www.yybnet.net/

□赵丽娟本报记者杜畅文/图

水车、鸡公车、蓑衣、碾子、算盘、大瓷缸……走进游仙区玉河镇乡村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全是传统农耕工具和各类老式用具(如图),在这里,5000余件藏品大多是当地村民们自发捐献,经筛选后陈列的。

“这个是我家的犁头,原来用来清理地里的杂草和土块的。自从农耕机械化以后,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旋耕机,这个已经很久没用了。”玉河村村民郭明金指着展馆里的犁头向记者介绍,“以前用这种老犁头,耕也难,种也难,一天才犁得到7、8分地,而且还得牛听话。”郭明金还回忆起了自己和这副犁头的往事,“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牛也特别烦躁,我刚刚把犁头套起,它就到处乱跑,地没犁成还把地踩得稀烂,我只有跟到撵。结果那天啥事没干,就撵牛去了。”

“现在用旋耕机就不一样了,我说往左它不得往右,一天下来犁的地是以前的两倍。收割也用收割机,省工、省事、省钱,腾出时间卖菜,一天能多挣不少呢。”说起现在,郭明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现在都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拿着麻袋等装粮’,没有人愿意干那‘汗滴禾下土’的苦农活了。”

环顾博物馆,一座木结构的庞然大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工作人员介绍,这曾是当地的主要灌溉农具——龙骨水车。说到水,70高龄的兰定玉有话要说。“辛辛苦苦蹬一天,灌不了一亩田,吃水也只有去河坝里提,现在灌溉有水泵,吃水有自来水,日子越过越‘松活’。”兰定玉说,“不光有了水,还通了电、天然气和互联网。虽然我们在农村,你看我家液晶电视、空调、茶几、沙发一样不落,和城里没啥子区别。”

在博物馆里,一对古朴的雕花太师椅格外显眼,这是玉河镇天宝寨村党支部书记朱正享捐赠的。据朱正享介绍,这对椅子是他祖父在当时花了8角钱在一个秀才那买下来的,希望沾点才气,并一直传到了他们这一代。改革开放后,生活富足了,家里修了楼房,买了沙发,曾经的太师椅也成了摆设。2013年,镇上筹建乡村博物馆,他便将这对椅子捐了出来,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曾经的历史和岁月。

和朱正享一样,玉河镇的村民纷纷将家里的老物件捐出,用它们来记录生活的更迭。展馆里的5000余件展品,默默述说着过往,它们曾经的服务对象,已经摆脱手工制品的依赖,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如今,被科技赋予了现代化手段的继任者们,正服务着千家万户,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清明小长假天气不错适宜外出

本报讯(夏雪林记者张登军)最近,绵阳境内天气不错,以阴晴相伴为主,气温也不低。今(5)日开始的清明小长假期间,绵阳境内天气以晴到...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5000老物件背后的“新农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