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自媒体爆款推文引争议 “完美故事”漏洞太多“寒门状元”真假存疑

来源:南国早报 2019-02-01 16:18   https://www.yybnet.net/

1月29日晚,知名自媒体矩阵咪蒙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推出了《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以下简称《状元之死》)一文,引爆网络。但该文很快引发大量质疑,不少网友和评论文章指出该文的很多信息不实,时间线和逻辑也存在错乱,认为这是有意制造焦虑。记者对文中引发关注的一些信息进行了调查,发现的确不属实。

该公众号30日发表声明,称文章核心事件绝对真实,但对细节进行了模糊化处理。据获悉,因上述文章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该账号被禁言60天。

1起因

“寒门状元之死”刷屏

1月30日,一篇公号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刷爆朋友圈。

文章讲述了男主人公——一个寒门子弟逆袭成为高考状元,最终又被厄运击倒患病身亡。而“我”——文中的第一人称女主人公——一个工作两年就小有成就(住月租金万元的一居室)、出入高管阶层(跟中年投资人单独约饭),还擅长利用外貌资本(穿低胸装社交给对方一些幻想空间)助力自己攀升的女生——从他的死亡中获得醒悟,重新审视和批判自己,做一个“用力活着”的人,一个脱离世俗有益社会的人。

文章洋洋洒洒很长一篇,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调把不少人都带进了这个故事描写的语境里,其中充斥着大量的细节描写,并且在结尾处加了补充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故事的真实性。

2反转

完美故事引发质疑

然而当很多读者细细阅读这个故事时,却发出了强烈的质疑。

网友纷纷留言,一些公众号也纷纷推出了各种分析质疑的文章。

网上质疑的理由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戏剧性太完美的故事不要相信”:该文的故事情节结构太符合剧情设计的需要了,就仿佛一个经典的影视剧故事。男主线:逆境-成长-实现逆袭-更大困境-坚持-牺牲。女主线:田园牧歌-沉迷于现实物欲-被男主牺牲所感化-重新做人。

为了衬托男主人公遗世独立,故事还设计了一些“反面人物”:在悼念同学的聚会上毫无节制地攀比吹嘘。但这些反面人物反而给人一种“脸谱化”感觉,现在的年轻人真的都这么势利吗?同学情谊真的这么淡薄吗?而现实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还有就是对文中很多细节的质疑:一个25岁只有两年职场经验,只会卖萌而不是谈创业计划的年轻女子,凭什么能约见到一个40多岁的投资人?死者作为一个一流大学高才生,为什么会收入如此微薄,以至于连高中时代的羽绒服都还在穿?为什么死者生前的那么多生活细节,比如打工一小时多少钱,甚至银行卡余额,拒绝公司领导要求“做假账”等都能听同学朋友详细说到?

3进展

发布账号已遭禁言

1月30日下午,“才华有限青年”公众号发声明称,该文章虽然不是新闻报道,但是“一篇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为了保护文中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和其他同学、老师的信息,在细节上做了很多模糊化处理,包括学生省份、时间线、分数、公司、照片等等。并表示“保护当事人更重要”。

但这篇文章除了在末尾明确说了“周有择”是化名,隐去了学校和自述者的姓名,对于照片、高考时间、分数等信息并未明确说明与主题无关。

当读者根据文中信息层层质疑时,再发公告宣称被质疑的关键因素都进行了模糊处理,显然难以服众。

很多网友评论说,“对对对,绝对真实,里面主角2013年就看过2014年的片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我信你个鬼”。

记者获悉,接相关投诉后,因该文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发布账号已被禁言60天。

从该公众号推送的消息来看,1月14日刚有一篇阅读量近百万的“底色比较悲凉”的文章遭到删除。

据了解,作为咪蒙的自媒体矩阵一员,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由杨乐多创建,她曾经被称为“咪蒙95后团队月薪5万的实习生”“百万级爆款文章作者”。

记者从“天眼查”获悉,推送《状元之死》一文的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所属公司,为“霍尔果斯爆炸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为马凌,并由股东“北京十月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100%持股——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也是马凌,占股66.67%。而马凌,就是自媒体名人咪蒙的本名。

4细节

配图学校从未出过“高考状元”

文章中配了多幅照片,并且标明了拍摄日期,但并未说明图文无关,正常情况下,读者会认为由文中自述者提供。

如文中出现一张操场的照片被网友“八”出,应为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记者通过网上图片资料信息对照判断,学校操场和照片基本一致。

据介绍,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是四川升学新大户,“四川省十强高中”“中国顶级中学100强”,不过这所学校创建时间并不长,2013年首次参加高考。

从《状元之死》一文的内容来看,这位“状元”和自述者都是2013年参加高考,应该是该校第一届高中生。但根据该校发布的2013年高考喜报,当年有1人进入绵阳市理科前10名,5人进入绵阳市文科前50名,未提到有绵阳市或四川省高考状元。2014年的高考喜报中同样未提到该校有四川或绵阳高考状元。

2013年绵阳市高考理科状元为绵阳中学的段了了,701分。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为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郭怡辰,总分707分。

而根据《绵阳晚报》在2013年的报道,段了了并非出身农民家庭,其父亲是老师,母亲为医生。他在高考前就被保送清华大学,进入土木工程系,2017年被推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免试直博生,目前应该尚未毕业。

一位不久前从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转到其他学校工作的老师也证实,该校每年高考成绩虽然都不错,但一直还没有出过四川省或绵阳市高考状元。

《状元之死》一文引发争议后,一张疑似杨乐多针对此事回应的聊天截图曝光。她在聊天中称,刷屏文中所描述“事情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很多细节我们做了修改,是为了保护当事人”。

但是,《状元之死》一文中的主角如果来自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最大的爆点“状元”可能属子虚乌有,除非把学校高考第一名也称为“状元”,而公众习惯上并没有这样的叫法。

5说法

自媒体稿子真假掺杂是常态

现在传统媒体工作的孟娴,2016年毕业前曾在一家内容创业公司实习,为其旗下公号写职场故事。“其实也有采访,但为了故事更好看,总会在事实基础上做一些加工。举个例子来说,网上新出现一个热点,老板就会布置相关方向的选题。但实际操作中,哪有那么恰好的事,所以就得把几个人身上发生的事往一个人身上套,几个月甚至几年里出现的问题集中到几天。”孟娴说,这种写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感觉“每时每刻都在为世界编造故事”。

她认为,即便自媒体文章真假掺杂已是常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做法也不合适,“这篇文章其实是在刻意伪装成全部真实,有欺骗读者的嫌疑。”

而据写手张笑笑(化名)介绍,在其为多家公号供稿时,很大一部分公号的编辑都不会对文章信源的真实性做严格要求。“我写的主要是行业分析,还不是故事性文章,但也会有真假掺半、洗稿注水的情况。”他介绍,此类文章的掺假方式主要为数据造假,尤其是在相关资料难以搜集时。但编辑往往只关注结论,对来源把控较少,“最多就是发现错了,后台改一下”。

至于掺假的动机,张笑笑认为,主要是大部分写手水平有限,为了得到某个结论,只能掺假或者洗稿。而孟娴则表示,主要是为了流量,“不仅仅是个人,一篇十万加对一个创业团队整体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只有有了流量,将来才有变现的可能”。

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认为,真假掺半、以假作真的写作方式本身就是违背写作道德的。所谓“中间地带”的这种写作方式,会混淆公众的认知。“这种写作方式应该是根本反对的,如果是文学性创作,完全可以在文章开头注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是新闻写作,就应该完全保证真实。”他建议,社会各界应就写作真实性的要求树立统一的评判标准,“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没有中间地带”。

综合《扬子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绵阳市民主张吃好不浪费

千人坝坝宴开心游古城情景剧《赶场》杂技表演《鱼跃龙门》举杯迎新年舞动的羌红本报讯(记者彭雪实习生冯淋淋)春节越来越近...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自媒体爆款推文引争议 “完美故事”漏洞太多“寒门状元”真假存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