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烨
从1985年建市仅有20多万城市人口的县城规模,到2000年6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四川第二大城市,再到2014年118万人“百万”人口大城市。绵阳用29年的时间,实现了城市人口的“三级跳”。
事件回顾>>>>
2014年2月,省住建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统计局联合认定,至2013年底,绵阳建成区常住人口首次超过100万人,达到118万人。
此外,据《绵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3年末全市总户数204.6万户,年末户籍人口547.4万人,常住人口467.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1%。
据了解,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又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划分为大城市。
绵阳是怎样跃入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呢?只要去过绵阳的人,站在富乐山看看绵阳城区便知道,涪江、安昌河、芙蓉溪把绵阳城区分割开来,但100多平方公里城市建筑,让你不相信这个“100万”人口数字都不行。
1985年,绵阳撤地区建市后,历届市委、市政府经过多年努力,在三江六岸修堤建桥,在三江下游筑坝蓄水达15平方公里,这样就形成了绵阳“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山水园林城市风格。
“良禽择木而栖”,伴随着绵阳科技城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和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魅力,来绵阳创业、居住、上学的人口日益剧增。
业界观察>>>>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绵阳等城市培育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不负众望,绵阳提前两年完成发展目标,率先进入百万人口大城市行列。
在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人口增加对城市产业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帮助——扩大消费市场。近年来,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底,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不断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跨入百万人口大城市行列,一系列挑战也随之而来。伴随着人口来的,还有“大城市病”的威胁。“绵阳也开始堵车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口增加,给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政府,带来更大资金压力。近年来,绵阳启动“三大攻坚行动”,实施城建、交通、集中发展区建设攻坚行动,整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让市民生活更方便舒心,城市更宜居美丽。
市民感言>>>>
来绵阳工作快30年的市民周欣然听说绵阳跨入大城市行列后,感慨地说,作为一个在绵阳的“外地人”,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在我心里,绵阳就是最可爱的家乡,我为自己是一个绵阳人感到无比自豪。”
“绵阳啥时候人口过百万的,我不知道,但城市的变化和发展,我是看在眼里的。”居住在小岛社区的市民王自健说,绵阳成为一座大城市,我非常高兴,城市越来越大,希望在建设和管理上更上层楼,让绵阳更美丽,百姓生活更方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夏雪林记者张登军)从明(27)日开始到29日,绵阳将迎来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预计日平均气温将累计下降5℃至7℃。昨日白天,绵...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