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为快件扫码贴单
今年“双11”,江油诗乡零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店”,当天,仅京东一家旗舰店人气值与零售额均达到行业第二,零售额达135万元。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把全国的买家和“绵阳造”连在一起,开启了24小时的“购物狂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双11”当日,绵阳市电商企业交出23.04亿元的“成绩单”。
蹄疾,还得步稳。“绵阳造”如何进阶,绵阳电商又将走向何处?
“抓产业融合、抓品牌建设、抓大数据应用……”市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唯有稳扎稳打,才能无往不胜。绵阳市将坚持推进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推进规模化、品牌化、品质化发展,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本报记者赵烨/文李桥臻/图
狂欢时的担忧,把住质量关
“10年前开网店还是‘赶时髦’,而现在网络销售就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四川翔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关友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公司就开始筹备“双11”,主打诗乡兔和江油特产肥肠,线上活动多采用满减、满送、优惠券、折扣、特价抢购、限时秒杀等形式。
市电子商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互联网已对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
绵阳企业从最初“被迫”触网到主动上网,态度的转换背后是绵阳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表现:今年1-9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266.10亿元,同比增长13.67%,排名居全川第二。
红火的数据背后,也有隐忧。“我们看到,电商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但‘双11’也是一把\‘双刃剑’。”罗关友认为,简单地拼折扣,促销期间动辄\‘全网最低’的价格虽然吸引了消费者,但也榨干了厂家的腰包。照这样发展下去,是不可持续的,只有不断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才是“卖家”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发展中的“症结”,呼唤“领路人”
近年来,电商这艘“摆渡的船”让平武深处的农产品走上了北上广的餐桌,让清香园、丰谷酒业等老字号品牌走向了全国,在绵阳经济发展中释放了市场的配置资源作用,在全市产业转型中加速了服务业的发展。
市电子商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绵阳市电子商务企业和商家数量急剧上升,但总的来看,小微企业数量巨大,大中型企业行业布局分散,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必须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加大培育孵化龙头平台乃至巨头企业,以便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
东风早有劲吹,突围必须借力。唯有不断完善园区的上下游配套,破解一个个“痛点”、难点,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不再孤单。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绵阳市城市配送和快递物流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在认证、市场咨询、软件服务方面,专业服务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成都发达城市仍有较大差距;VC、PE等创投机构较少,电子商务投融资能力较弱;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缺乏,企业纷纷喊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绵阳市电子商务基础人才较充裕,但中高端人才仍存在供需矛盾,运营策划人才、专业程序员等电子商务经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稀缺现象普遍存在。
困境下的“突围”,打造新引擎
“触网”不再稀奇,惟有迎难而上,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在电商巨头围堵中杀出一条“血路”。
一手以头脑风暴引路,一手抓电子商务发展。目前,绵阳市已经围绕电子商务这个现代服务业发展“一号工程”,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升一、二、三产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鼓励制造业网络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在家电产品、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饮料等行业开展“与电商深度融合”试点;优化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促进农村商业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服务业应用新场景,开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在产业领域的综合应用,促进行业裂变式发展。
“在品牌建设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包装、推广绵阳市特色优势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网销品牌,”该负责人表示,2018年全市力争培育知名区域农产品网销品牌20个,培育壮大重点工业品网销品牌10个。
要想产品卖得好,大数据应用不可少。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大数据互联网采集和传统统计相结合,建立电子商务运行监测系统,及时全面反映绵阳市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模、结构变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为绵阳市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把握良机、挑战风险、乘势而上,绵阳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正成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加速新引擎。
新闻推荐
四川区域发展思考争创经济副中心②竞技者绵阳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绵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