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改造后的桃园路210号成了远近闻名的“迷你”新居
□本报记者赵烨文/图
如果说公园、广场、街路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里子”尽管隐蔽,却离百姓最近,“里子”的好坏,与百姓的居住质量、利益福祉紧密相连。
绵阳老旧小区住户以老年人和租房户为主,在治理工作的实际推动中,治不治、怎么治是一个主要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居民意见很难统一。在这种困境下,绵阳市总结出了“三问于民”模式巧妙“解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治理的主动权交给老百姓。据悉,截至今年4月,绵阳市已有492个老旧小区完成治理。
治理前“问需于民”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治理内容
2015年,绵阳市制定出台了《绵阳城区老旧小区治理工作指导意见》,计划2018年底基本完成全市1327个(含绵阳城区430个)老旧小区治理工作。
在实际整改中,老旧小区有哪些“病痛”,哪些地方需要改造治理,居民最有发言权。以建于1998年的东辰小区为例,小区共8个单元、96户,近年来“地堵”是困扰居民最大的心病,但小区居民构成老年人和租房户各占50%,统一意见的工作困难重重。
记者了解到,社区干部联合业委会成员利用休息时间,采取集中座谈、“一对一”上门、电话询问等方式宣传政策,充分了解居民对小区治理所需。再进行问卷调查,让居民选择小区急需治理的项目,按照反映强烈、轻重缓急的原则统计排序,确定治理内容。
“现在,‘问需于民\’的经验已经在老旧小区治理前期得到推广。”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泛征求业主意愿,能有效确保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治理中“问计于民”对症下药全程接受居民监督
怎么“治”才最符合居民愿望、有效改善居住质量?据介绍,在居民意见统一之后,社区组织小区业委会牵头确定治理方案,使治理方案做到“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治理要求”。施工过程中,也由业委会牵头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治理项目让小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
富乐路轻化小区为改善小区基础设施,启动了治理工作。设计方案出台后,通过现场勘查,无法完全解决小区屋顶漏水和窗户阳台飘雨问题。业委会通过向居民以及原建设参与者们沟通问计,共同研究修改了施工方案。修改后的方案不仅彻底解决了“天漏”“侧漏”,也规避了因治理而影响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
尝到小区治理“甜头”的居民们生活舒心了。该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申请安装电梯,计划进一步改善大家的居住条件。”
治理后“问效于民”突出长效治理让居民共建共享
老旧小区治理过程中,住建部门和社区干部始终把居民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坚持“问效于民”。“大家满不满意,别的不说,最直接体现是对我们社区干部的态度。”安昌路西段社区书记羊红梅说。
记者来到桃园路210号,颜色统一的居民楼、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简约实用的健身路径,无不让人眼前一亮。以往,该小区“上漏雨、下堵塞”,小区治理完成后,由小区居民代表对建设项目过程和结果逐一进行核定验收。在此基础上,社区通过找项目、落实经费等手段,给小区制作了法治文化墙,购置了三角梅、茶花等植物,还指导业委会重新聘请了门卫和清洁员,桃园路210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迷你”新居,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了。
“三问于民”模式的推广,为绵阳市老旧小区治理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让动过精细化“手术”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使居民“忧居”变成“优居”,也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实施落地。
新闻推荐
绵阳夏季旅游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仙海端午龙舟赛17日至18日举行
仙海龙舟赛已举办多届,影响越来越大记者陈冬冬摄(资料图片)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8绵阳夏季旅游系列活动暨第七届绵阳(仙海)端...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