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观“蜀道石刻题记”展
这几天,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蜀道石刻题记”展,正在绵阳市博物馆三楼第二临时展厅展出,80余件蜀道石刻题记精品拓片,吸引了市民和石刻爱好者前去感受方寸之间的蜀道历史文化。
■记者张登军文/图
石刻拓片呈现蜀道风光
一处石刻题记,就是一段历史故事。此次展览的蜀道石刻题记拓片,分别出自广元、巴中、陕西汉中等地的蜀道沿线,包括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等古蜀道。
记者26日下午在绵阳市博物馆展览现场看到,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悠悠古道”,对蜀道的分布、历史、价值等进行介绍。第二部分“蜀道遗珍”则分为“人类杰作——褒斜石门”“石牛开山——金牛道”“官民两用——米仓道”等几个部分。
此次展览的是石刻题记拓片。这些石刻题记有的是开凿于悬崖上的诗歌题咏,有的是家族传承的家训、家规和劝学导言,还有的是为架桥、修路而刊刻的修路记、功德碑等。根据展览现场的文字资料显示,这些石刻题记的年代上溯至秦汉,下至明清及民国时期,书法艺术形式多样,给参观者展现出一幅丰富而独特的蜀道文化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的石刻拓片中,褒斜石门部分展出的《石门颂》出自陕西汉中市褒斜石门栈道,详细记录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该石刻年代为东汉永平九年(66),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的。
据介绍,“蜀道石刻题记展”于2017年11月在成都启动首次展览,此后先后在广元、达州等地展出。
独特石刻佐证蜀道民风
记者注意到,在展览的石刻题记中,还有几方内容特别的石刻。其中一方的内容是禁止早婚的,另一方则是严禁酗酒,这两方石刻均为明代的“都察院示谕”。
《禁止早婚示谕碑》的刊刻时间为万历九年(1581),石刻内容为,“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女婚(配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古时候不少地方都有“幼男娶大妻”的风俗,即人们常说的“童养媳”。都察院以律令的形式对这种风俗予以禁止,对提升当时的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一方明代《严禁酗酒示谕碑》石刻内容显示,都察院“申录重囚,多囚酒醉以小忿打死人命,情甚可怜”,因此规定“今后军民各宜节饮保身,有纵酒者许保甲擒拿并酒家一并惩治枷号”,如有不举报者“事发连坐”。
上述两方石刻内容具有积极意义。还有一方《严禁违禁入赘示谕碑》则是明显的封建礼教。碑文中规定“妇人不幸亡夫,愿再嫁者,听其自便”,但不准“借抚子当差为名招夫,市棍乡豪亦不许填房入赘”。
新闻推荐
(外一首)□何仁君(绵阳)一望苍茫静静的微山湖之上两边芦苇荡以一把把长臂镰刀的脾性在风中向来访者摇曳走在五月,走在刘大队长...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