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顺城街:﹃不顺城﹄背后的沧桑变迁

来源:绵阳晚报 2018-05-20 07:29   https://www.yybnet.net/

顺城街旧貌杨朝茂摄于1999年1月1日

顺城街口记者胥江摄

顺城街与马家巷交汇处

记者胥江摄

顺城街如今整洁宽敞记者胥江摄

■记者曹雨婷

老街承载城市厚重文化,见证城市历史兴衰。每一条老街、老巷的得名,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故事。在绵阳,更是不乏充满故事的老街名、老巷名,顺城街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区、街(路)巷、桥梁、自然景观、标志性建筑物的变换、新增,让许多老街有了新名字,但在绵阳,依然有许多名字沿用了上百年的老街巷,比如顺城街。“老城里的这些街道,有很多名字都叫了几十年,是我们老一辈的记忆。”62岁的牛大爷是土生土长的老绵阳,“每天都从这里经过,可能不会在意,但是仔细琢磨起来,这样的街道名字最有历史的味道。”

1

谜团顺城街为何“不顺城”

老绵阳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顺城街不顺城,西巷子不是巷”,顺城街名为“顺城”却并不顺城,这是为什么呢?

顺城街的历史要从明朝说起。顺城街因顺城墙弯曲又称弯巷子(民国期间只有3米宽),南北向转东西,北接翠花街。明朝西门顺城墙向南转弯后往东至白衣庵,西门外有西巷子。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明朝古城旧址绵州城垣西临安昌河与涪江故河道汇流处,东部和北部城垣坐落在今涪江干流中心处。兴建绵州市政建设规模空前的是明代,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知州宁鸿砌石城九里有余,长、宽均超过二里;明孝宗弘治元年至十八年(1488至1505),知州江洪增修外郭、挖砌城壕;明世宗嘉靖元年至四十五年(1522至1566),安绵兵备道方任修长堤护城,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明朝西城的城墙以顺城街、翠花街为界,西门在徐公祠(今涪城区人大楼房)左前方,东门、北门在今涪江河心,顺城街的名字由此得来。

“绵州通”汤毓良介绍《绵阳市城乡建设志》中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一场大水将绵州城冲毁三分之二,涪江改道将绵州城由涪江东岸变为涪江西岸,绵州州官刘印全临危受命,奉旨重建绵州城,将州府驻地重迁绵州,刘印全沿涪江新河道西岸重新筑城,向旧城西北拓建。明城、清城的分界线以顺城街和翠花街为界:以南是明城的老城区,城中心十字口在警钟楼;以北是清城新城区,城中心十字口在北街口。

时如逝水,永不回头。渐渐地,人们只记得顺城街名为顺城,流传着“顺城街不顺城”的说法。

2

记忆“半截街”的前生

一些老绵阳人还记得,顺城街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的民族路相交处,人们走到此处必须绕圆形街行走,街心建筑物四方分别有惜子炉、文化茶楼(解放后第一处新华书店)、窝窝店包子、山西面馆,当时十分出名。

上世纪50年代,文化书店尚未拆除。文化书店是绵阳第一处新华书店,门面不大来来往往的市民却很多,一来绵阳早先就这一处书店,也没别地儿去,二来这里看书是免费的。

惜字炉,又名“惜字亭”“惜字塔”“字纸亭”“圣迹亭”“敬圣亭”……是昔日文人墨客烧毁文字纸张的地方。惜字炉多为三层楼阁式砖石结构,似塔非塔、似亭非亭,大小高低各地各有不同。炉口面南,为焚纸入口,上方刻有“惜字炉”三个大字,一些讲究的惜字炉两侧还刻有对联。顺城街口的惜字炉是一个只有2米左右高的铁炉,但并不影响它受到人们的尊敬。惜字风俗早在宋、元之际已逐渐流行,那时的人们对传播知识的文字、纸张甚是珍爱,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得派以裱糊、包裹,更不能随便践踏丢弃,必须送到惜字炉焚化,这个风俗绵延到明清时达到极致。

如今,顺城街后半截——马家巷口至惜字炉一段“不见了”,为新建房屋所取代,只能通向马家巷和孙家巷。

翻看绵阳摄影家杨朝茂拍摄于1999年元旦节的顺城街老照片,我们不难发现,那时的顺城街被居民区和商户的杂物占据了不少位置,难以想象这是一条街而不是巷子。杨朝茂介绍,拍摄照片之时顺城街的一半已经被封死,街道很小很窄。绵阳城区有几条“半截街”:有的有头无尾,有的有尾无头,有的只剩中间,无尾无头。顺城街就是有头无尾。汤毓良回忆,在顺城街后半截尚未封死时已经是“可有可无”,彼时被居民、商铺占据了半边的顺城街很少有人会路过。

3

传承老街老店老味道

走在今天的顺城街,你会有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因为与马家巷相连,顺城街上也有不少美食。从红星街走进顺城街,右侧一连几家鲜花店、生活馆。当火辣的美食遇上鲜花,味觉、视觉和嗅觉体验发生奇妙的碰撞,一如跨越500年至今的顺城街与新时代的绵阳相遇,共同谱写着传承和改变的乐章。

程珠是一位27岁的绵阳姑娘,如今在外地工作,每每回到家乡,除了火锅,她会第一时间奔向顺城街上的一家武汉辣卤店。类似的辣卤店绵阳数不胜数,程珠却坚持:“味道不一样,只有这家好吃!”辣卤店只有一个门面,碰上放假还得排一会儿队。程珠在家的时候经常会买上一小袋回家边看剧边啃,有时跟闺蜜在辣卤店对面的咖啡厅享受西式下午茶时也不忘记自己的最爱。节假日总是短暂的,五一过后程珠又要回到工作岗位,临走前她来到辣卤店让老板真空装了几大包鸭掌,说是同事也想吃,最后进了谁的肚子就不得而知了。

马家巷以前有一家兔子火锅现在搬来了顺城街,据说是十来年的老店,大概是怕老顾客找不准地儿,名字还叫马家巷鲜兔火锅。程珠高中时常和同学去这里。那时候火锅店环境不算好,高中孩子讲究的是物美价廉。现在老店换了新地,两层楼的堂子,敞亮干净,却难得约齐老同学了。

“我总说回来必吃这个,走的时候也必带,后来慢慢就觉得这种‘必须\’变成了一种‘仪式\’,我们也变得越来越像父母。”程珠笑笑,没想到90后也开始有这种归属的渴望。或许只有在外的游子才能体会,一条老街、一家老店、一点老味道,当他们回到自己长大的地方,只要有这些存在,那便是一份亲近。

老街总是这样,它承载着的不只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一代代人的回忆在老街的翻新演变中保存和遗失。现代文明改变着我们生活的点滴,人们都期盼着城市有新的变化,老街也随之越来越稀少。漫步在这里,我们或许会听到故地重游的人们感叹:呀,它还在这里……

新闻推荐

自强不息 快乐运动 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闭幕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昨(18)日,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闭幕式暨第28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举行。副市长赵迎春出席并讲话。昨日...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顺城街:﹃不顺城﹄背后的沧桑变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