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伟本报记者杜畅
近日,在游仙区小枧沟镇玉龙村山坡地上,挖掘机和推土机忙碌地穿梭着,村里最后一块非产业地正在进行平整作业。阡陌纵横的田野里,各类蔬菜茁壮成长,不时有大大小小的车辆驶过,将产出的蔬菜送到千家万户;山坡上,栽下不久的果树苗虽然孱弱,却傲然挺立枝干迎接阳光……再过两个月,一株株果树将在这里栽下。
玉龙村是绵阳市主要蔬菜批发市场——龙门蔬菜批发市场,供应叶绿蔬菜的主要产区,每天,往来村子里运送蔬菜的大卡车就有十余辆。目前,玉龙村以种植蔬菜为主的组占到三分之二。在这个地理条件并不优越的小山村,依托蔬菜种植,家家住上了小洋楼,60%以上的家庭拥有了小汽车,摩托车、电瓶车、各种小型农业机械更是家家具备、随处可见。
“虽然依靠种植蔬菜不少村民致富了,但在一些多丘区的小组,仍然有部分村民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玉龙村村支书邓长清告诉记者,他和村干部、党员们共同外出考察、多方思量后决心利用荒坡地,发展林果产业。
2014年,已经拥有两辆收菜卡车、一间蔬菜批发门市的朱明带头种起了20余亩柑橘树,与他同行的还有窦勇军。
100亩的荒坡地,光平整就花了3个多月,挖掘机费用就达十余万元,各种艰辛不言而喻。在邓长青的帮助下,窦勇军种植了柚子、柑橘等,今年20亩柑橘初挂果,还没来得及找销路,就被蜂拥前来的游客以每斤8元的价格抢购一空。“第一年挂果,没经验,卖亏了。”柑橘林里,正在浇水的窦勇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果按今年市场行情,明年盛果期每亩柑橘产值将达到2万元。
将村里1300多亩荒坡地变身为林果产业带,需要不小的魄力。邓长清说,为了发展林果产业,村里先后修建了10公里环村产业路、5处提灌站及蓄水池、沟渠等配套设施;又请来林业专家,向村民宣讲林果产业前景,村民们发展林果的意愿大大提高,已有210位村民栽种柑橘1300余亩,10亩以上的就有50多户,其中30多位都是返乡创业的乡亲。
如今,玉龙村最后200亩山坡荒地正在进行平整,邓长清的脑海中又开始了新一轮谋划:以集体经济投入新建接待设施发展休闲旅游业态,引入多种类果树发展采摘游,大力提升乡村风貌引导村民发展民宿……“让玉龙村的2000余亩土地,真正成为养育村民的‘绿色银行\’。”春风下,邓长清的眼中满是期待。
新闻推荐
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创新成果发布活动举行 整合优质科技资源 加快成果孵化转化
本报讯(记者杨佳)昨(24)日,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创新成果发布活动在创新中心二期举行。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李粟璇,副市长孙福全,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卢忠远出席会议并讲话。李粟璇指出,本次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推...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