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若雪)记者昨(24)日从市科知局获悉,《绵阳市科技服务业2018年度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出炉。《方案》对今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模、服务水平、发展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目标和任务,并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根据《方案》,2018年,绵阳市将基本形成覆盖主要产业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使科技服务业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到年底,全市科技服务业总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速,规上企业达109家,从业人员总数达2.2万人;科技服务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实现增加值9.15亿元。
“科技服务业在科技创新中处于核心枢纽的位置,能极大地促进创新链的融合交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专业化、集成化服务。”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绵阳市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加强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方案》指出,今年,绵阳市将面向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汇聚科技服务资源,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大市场,完善孵化器功能以及技术转移服务链条,构建有效的孵化服务体系和联通全国的科技服务网络平台。
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被列为《方案》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今年,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将进一步促进国防及相关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服务企业数量较上一年度预计增长20%。”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将在全国重要城市增开“连锁店”,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流程,从多方面着力,推动军民两用技术交易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科技服务业是助推创新发展的“金钥匙”。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方案》提出,进一步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主体、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围绕“两新”产业,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搭建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并贯彻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
新闻推荐
剑南路西段施工改造迎首个早晚高峰 周边道路通行压力激增 周一早高峰现拥堵 晚高峰畅通了
→23日早高峰,部分路段出现车辆长线排行23日下午6时许,三里桥附近车辆畅通记者胥江摄23日早高峰,交警在三汇桥下疏导引流车辆晚高峰畅通昨(23日)下午6时许,记者赶到三汇转盘和三里桥附近,发现这两处预...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