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小芹)昨(18)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拟安排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亿元。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为绵阳科技城量身定做了军转民高技术产业链专项,并给予大力支持。目前,该专项批复实施的两批次项目均已建成达效,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闯出了新路径。“前期专项的成功实施,再加上此次《方案》获国家专项支持,有助于全域走活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这盘棋。”市发改委产业发展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将为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增添更多底气。
《方案》提出,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全创改革试验,依托绵阳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军民协同创新,构建多层次创新供给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打通军民资源双向转化通道,释放发展潜力,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目标,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持续提升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和辐射引领能力,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的突破口在哪里?关键在于释放绵阳优势和特色,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通道。《方案》选取军民融合高技术项目12个,涉及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新材料三个产业领域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能力平台建设,总投资24.93亿元;着力建立一批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涵盖军工单位、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军民协同创新联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
《方案》明确:今年,绵阳市力争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工程12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项目投资额20%以上。力争在2020年,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通信设备及应用服务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初步建成我国重要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核技术应用产值突破200亿元;建成中国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新闻推荐
体运村路社区获评“全国一百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这个社区20%居民都是志愿者
近日,绵阳体运村路社区获评“全国一百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如果我们社区可以搭建平台,让所有居民参与到公益中来,并将志愿服务做成习惯,就能实现从个体到社会人的目的,真正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