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养老事业发展 多策并用多管齐下破解养老难题

来源:绵阳晚报 2018-04-13 08:06   https://www.yybnet.net/

截至2017年底,绵阳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4.4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38%,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15.2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老龄化水平。如何幸福养老?成为今年两会众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热点。

■记者杨佳

康养产业已是“风口”产业

白罡代表说,养老事业关系民生福祉,在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方面,应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养老事业基础设施,加快养老阵地建设,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持续开展养老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给予养老事业更多的帮扶与支持。

目前康养产业已成为顺应社会趋势的“风口”产业。陈斌、赵利涛、廖熠玲三

位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建设“健康绵阳”,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转型发展等诸多问题。尽快完善康养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构建康养产业体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制定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形成既有差异化优势,又具备整体竞争力的绵阳康养品牌。

医养融合破解养老难题

蒋正强、陈俊等委员表示,发展康养产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应突出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创新养老模式,推进融合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推行“医疗+养老”模式,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空余床位和设施,挖掘医院潜在医疗技术和床位资源,走出一条医养结合的路子。

李京平、张泉、蒋正强等委员则认为,应建立和完善医养融合服务法律法规和促进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投资建立医养结合规范的服务机构,形成引导示范效应;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针对服务对象特点实施,为高龄患病、失能、失智、残障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应明确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制定统一的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

储备专业人才加强技术指导

李京平委员建议,鼓励地方职业技术学院或大中专院校开设康养专业课程,培育多层次、多专业的康养人才,增强专业人才储备,对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在职培训班,对从事康养产业的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康养产业人才技术指导,设立专业技能评定机制,用政策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要依法依规处理好民间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防止非法集资,减少不稳定因素,针对老年人关注的养老热点问题,应加强调查研究,妥善解决问题。

苏才德代表建议,规范和提升基层

老年协会的活动经费预算,提升基层老年协会的活力与影响力。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认为,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助推文化养老;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助推生态养老;盘活公建养老机构资产,多种形式发展养老产业;加大对养老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拓展养老产业的融资渠道,进行金融体制试验和创新,探索养老与金融保险合作,同时吸引民间资本通过合资、独资、PPP等方式,形成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产业链条。同时要加强对行业的食品卫生、药品安全、康养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督。

新闻推荐

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已收到代表建议250余件 环境改善民生利益都是关注热点

记者昨(12)日获悉,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已收到代表提交的意见、建议250余件。一份份言之切切的意见建议,涉及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乡交通改善、电商物流规范、文化旅游发...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代表委员热议养老事业发展 多策并用多管齐下破解养老难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