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专电(记者马新友刘鑫李志豪)昨(27)日,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绵阳代表团在驻地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审查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华,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萍,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侯志明,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智刚,省文化厅副厅长赵红川,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马骏,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岳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正良等省人大代表参加会议。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王顺洋、省政府参事刘激涛列席会议。
谈感想、提建议、讲未来……在绵阳代表团驻地会场,代表们结合三个报告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肖萍代表建议,财政教育拨款应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作出调整,适当提高对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拨款,并逐步将普通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侯志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对文化事业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视。建议绵阳要进一步重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在发展影视产业方面要破题。
马骏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府担当。建议抓紧编制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绵阳发展好军民融合产业。
岳勇代表希望出台更加积极有效、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高地。同时,加强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底部支撑,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精确制定发展策略,真正打造特色经济,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赵红川代表说,绵阳作为区域发展引擎,应重视文化的竞争力,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端智库;更加注重绵阳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塑造,积极参与巴蜀文明全球推广计划。
陈永灿代表建议,要在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给予更多支持和保障,聚焦重点产业确定优势品牌;要充分发挥高校独有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
王瑜代表说,省政府应准确定位、大力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将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列入全省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
罗燕代表建议,加强农村水体污染防治,加强乡村卫生部门专业人才培养和水源检测设备配备,提升农村用水安全保障。
代表们在审查中认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立足四川省情,实事求是、符合实际,下一步的措施思路清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热议军民融合—— 为全省全创改革试验蹚出"绵阳路子"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这是引领四川未来发展的“一号工程”。全面梳理完善“9张清单”,聚焦国务院授权的改革任务,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