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建设街:老绵阳人记忆里的城南旧时光

来源:绵阳晚报 2018-01-07 11:49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记者杨怡

一江分两城,城南旧时光。听南山上的读书声,在南桥品茶休憩,穿行于高高低低的青瓦房……城南旧时光成为老绵阳人记忆里最独特的一段留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不同于城北的热火朝天、车水马龙,城南是一份悠闲舒适的热闹,而建设街又是城南片区不得不提及的一条街。

千年岁月沉浮建设街的演变

关于建设街,《绵阳市城乡建设志》有这样一段记载:“菸市街(城隍庙街):东西向、环秀巷至南街(今建设街),街西口清光绪建华光庙,对面为白衣庵,街东城隍庙又名‘古槐楼\’,曾附设育婴所,王氏祠在与文庙街南口转角处,曾家大院北临城隍庙街东段,南临城墙。”

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原编委汤毓良介绍:公元1007年,欧阳修之父欧阳观吸取“水淹城、毁城墙”的教训,一改往日绵州城墙的建设方式,选择在高地修建宋代绵州城墙。宋代绵州城修建城墙共2次,据考证,建设街的雏形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但并未命名。明朝,建设街西段古称“城隍庙”街(在原绵阳日报社对面),因城隍庙而得名;建设街东段古称菸市街,因叶子烟而得名,卖叶子烟和农贸市场均在此。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文献记载,当时的建设街长437.2米,宽7.2米,清朝、民国时期,城隍庙、华光庙、王氏祠、曾公馆相继坐落于此。1956年,绵阳工业区建设委员会在建设街成立,这是绵阳成立的第一个建设部门,有关城区工业建设的蓝图均从此起步,建设街成为“名副其实”的“建设”街。

悠悠城南时光小巷深处的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汤毓良就读绵阳高中(今南山中学),读书期间曾无数次穿行于城南片区,从解放街、建设街到外南街,然后在南河渡口坐船去学校。三年高中生涯,从家到学校,虽然是两点一线,却成为十几岁少年郎心里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他回忆:建设街上的城隍庙里设有十殿阎王、上刀山下火海、锯开刀砍、望乡台、奈何桥等雕塑,恶鬼形象狰狞、阴森恐怖,儿时参观时心惊胆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49年前,城隍庙被作为临时监狱,关押革命志士。现在经过改造,建设街西段完全变成了市民生活一条街。”

在汤毓良眼中,建设街最难忘怀的不仅是儿时的时光,还有拿粮票换米的时光。他回忆道:因为粮食统购统销,一般是按照男女年龄和职业工种来分粮食,每人每月定粮10多斤到30多斤。粮票是买米的唯一凭证,即使有钱,没有粮票也换不了米。在他印象里建设街的粮店总是最热闹的,只要看见粮店里开始排队,就知道来了好米。这时,大家就拿着空空的米袋开始排队,总担心好米换光了,但一般来说总能买到。

粮店除了卖米,还会卖红薯。因为一斤粮票可以买到6斤红薯,颇受饭量大的人家青睐。换红薯的时候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大都是左邻右舍的,不管面熟陌生都不好意思插队,故而秩序很好。有时候换红薯的人多了,大家也不会着急,你一句我一句话家常,一切都那么慢,那么悠闲自得。

汤毓良介绍:一般买来红薯后,都是整个煮熟剥皮吃,热腾腾、金灿灿的红薯肉香甜可口,而且很能扛得住饥饿。如果家庭条件许可,还会将红薯再切成条,放入猪油里煎炸,那是当时奢侈的高级零食了。

改革开放后,粮食供销政策开始松动,市民每月定额粮票都有剩余。一些游商小贩便走街串巷地上门收购。这种交易方式大都是以物易粮票,小贩用自己的鸡蛋和手工制品换取市民手里多余粮票。再往后粮票被取消了,它褪去了交易属性变成了见证历史的收藏品。

曾经是绵阳政治文化中心

今年79岁的杨荣曾经在建设街上班,退休之后,也生活在这一带。他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初,建设街沿街均是一两层楼高的小青瓦房,房与房之间紧密相连。临街的房子大都用于做生意,门面几乎全为木板,白天做生意时全部取下,晚上关上恢复原状。据老人回忆,兴盛之时,建设街上油坊、米坊、糖果坊、茶馆、药铺、绸布店等等一应俱全,沿街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靠做生意为生,他们又在这里生活,由于屋子也不大,就在街边摆起“骑门摊”,以街为市。

在资深记者李伟眼里,说到建设街,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建设街8号院。上世纪90年代,建设街8号院曾是机关单位集中办公处,市委、市政府、纪委、经信委、商务局、农业局、供销社、涪城区财政局、中国银行等均在此处办公。20年的时光里,建设街一直是当时绵阳的政治中心。

随后,政府机关单位陆续搬迁,建设街只留下了部分部门单位。但它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单位入驻,绵阳日报社、文联、无线电委员会等。这时的建设街又承载着文化中心的使命,见证着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的诞生。如今,建设街8号院逐渐褪去了政治色彩,它作为家属区留在了现在的建设街,使得建设街的生活味儿越来越浓郁。

浓郁的生活气息热闹安静两相宜

如今的建设街,不得不提的是建设街菜市场,“应有尽有,满足你一切需求。”李伟感叹道。每天早上6点,建设街菜市场就陆续有小商小贩前来摆摊设点,因为品种齐全,南河坝片区、红星楼片区等附近的居民都会选择来此处购物。市场不仅有水果肉禽等基本食品,更有花卉、日用品等。“小到一双拖鞋,大到家具摆设,在这里都可以买到。”李伟告诉记者,建设街菜市场还有农民自产自销区,供应本地新鲜、应季的果蔬食品。

不仅如此,建设街菜市场更是绵阳农副产品市场的“晴雨表”,在市场逛上一圈,你就基本可以知道本地的物价变化;你更可以发现最新潮的东西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个市场。冬至节前后,市场最为热闹的便是卖羊肉的摊子,羊肉生、熟均有,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而现在,市场最新潮的便是刚折的腊梅花,你可以看到很多拉着布袋车买菜回家的大妈,她们的布袋里装着一束腊梅,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你似乎觉得凛冽的寒风都突然温柔了几分。

阳光微醺,漫步于建设街,看着高楼林立的建筑、车水马龙、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三五成群的学子,感受了一番城南旧时光里的安静与热闹。建设街地处城市中心,一街之隔的是人气爆满的美食街马家巷,虽然紧邻闹市区,但建设街却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安静。但这份安静不是毫无生机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街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给安静的街道增添了一份动态的热闹之感:建设街菜市场里的吆喝买卖声、来往漫步的行人、川流不息的车辆……今日的建设街,热闹安静两相宜。

如果你是老绵阳,熟悉绵阳的那些老街巷,欢迎来电来信提供线索。

电话:0816-2395666

投稿邮箱:davideng@163.com

新闻推荐

绵阳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刘超马华张锦明出席 付康主持

本报讯(记者刘鑫)昨(4日)上午,绵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市委党校胜利闭幕。大会应到代表436人,实到411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刘超、马华、付康、...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设街:老绵阳人记忆里的城南旧时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