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我自豪,我是党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八个记者节特刊

来源:绵阳日报 2017-11-08 07:33   https://www.yybnet.net/

九寨沟地震伤员运抵绵阳市中心医院

北川禹里小学学生品尝可口的免费午餐

耗资120多万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叶树元

开栏语>>>

永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人

在神州大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里,我们迎来了新闻人自己的节日——第十八个记者节。

有人说,新闻人的职业是光鲜的。其实,光鲜的只是新闻,而不是捕捉新闻的新闻人。作为一种职业,新闻人有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与担当,新闻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始终勇往直前。

永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人,永远做有态度、高度、深度、温度的新闻,这是所有新闻人的坚守与追求。多年来,本报编辑、记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鲜活的事实、丰富的形式、有效的传播,讲述绵阳故事,传递绵阳声音,为绵阳发展更出彩增添了力量。

一个个新闻的背后,折射着新闻人忙碌的身影,浸透着新闻人的辛劳与汗水。

新闻人有自己的节日,但新闻人在岗位上过节、在新闻现场过节。

记者节里看记者。在这个普通而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见证一路走来的串串足迹,分享沉积在内心的甘苦与快乐。

见证绵阳变迁爱上这座城市

□王庆

前天晚上,我在刚成立的小学同学微信群里聊得正酣,看到在苏州落户的学霸班长说绵阳“工业少,空气好,环境不错”,忍不住接话,告诉他绵阳一直是四川的工业“大户”,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当然不会承接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一口气从八大重点产业布局讲到军民深度融合,从中物院、中国气动中心讲到长虹、九洲,如数家珍般。

学霸惊讶我一个异乡人怎么会对这些信息了然于心,我说,因为我是记者、我爱绵阳。

12年前,我离开企业内部宣传单位来到这座我热爱的城市,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也开始了我对绵阳的了解。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我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有爱、精彩的瞬间。我的记忆中,有甩掉了贫困帽子后,捧起花生追着要送给村干部和记者品尝的脱贫群众,有顶着烈日在稻田里帮父母扬花时,被工会送上门去的金秋助学金感动得喜极而泣的贫困大学生,还有携一双中年儿子共同签订眼角膜捐赠公证书的老红军夫妇……

“5·12”特大地震,好像是一支无形的笔,将绵阳人的生活划为了地震前、地震后。对一名时政记者来说,更是如此。

北川陈家坝,安州高川、茶坪,平武豆叩、响岩,整个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我和同事们几乎踏遍了绵阳的每一个乡镇。我看见过地震中被埋后获救,在慰问会上泣不成声的北川干部;还到重庆潼南中医院看望过被锯掉双腿的地震伤员;还在北川香泉乡遇到了前来参与援建的山东淄博网友。地震3周年时,卫生部组织参与抗震救灾的医生回访北川,采访一名千里迢迢赶来绵阳、为北川中学学生做心理疏导的女医生时,我和她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生活在继续。阴霾散去之后,绵阳凤凰涅槃。几年之间,北川新县城从一片河滩上拔地而起、变成了最美县城、绵阳的旅游名片;教育园区从无到有,成为莘莘学子追逐梦想的摇篮;宝马、艾默生、京东方,高速发展的绵阳,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已经数不清自己采访了多少次投资洽谈会、项目签约仪式、企业奠基开工投产仪式,我只知道,这几年,不光基础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绵阳的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新兴产业也异军突起,连续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军民融合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产值领跑全川,很多行业,都组建起了“国家队”站在了行业前端……

今天的新闻,终究会沉淀为明天的历史。

在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记者的注视与见证下,绵阳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城市颜值、经济实力都有相当大的提升。试问,除了新闻记者,有哪一个行业能有机会这样全面、深入、持久的了解、审视、记录一个城市的变迁?做到了这一切,又怎能置身于外,把绵阳当异乡?

热爱一座城市的方式很多,我的方式是用笔和相机,以及一颗温暖的心、冷静的脑。

冲锋陷阵一线不辱记者使命

□彭雪

都说生命是一次愉悦的行走,而对于记者来说,却是扛着担当与责任的“负重”前行。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无论是身处灾难现场、奔忙在突发事件的街头;还是一直走在心系民生、传递温暖、挖掘幕后新闻的路上……记者的使命、责任和担当都激励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采写出了许多获奖作品,还被授予“四川省十佳副刊好记者”称号。

时间追溯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当时,震区从交通到电路

到通信处于瘫痪状态。我迅速到各大医院采访、手写稿件并逐一核实,那一夜,我和同事们一起通宵“战斗”。直到凌晨才知道,一路扶持我在绵阳成长的姐姐,被压在一乡镇广电站楼下,急需救援。由于缺乏救援设备,姐姐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我接到去重灾区北川采访的指示。

责任与担当让我来不及多想。那一刻,我无法关心家人,迅速收拾心情和其他四名同事奔赴北川。血迹斑斑的巨石、重伤的受灾群众、废墟下挣扎的生命、路边的残肢、灾后的救援、余震的危险……在采访中,没有人退缩。救人、采访、一篇篇浸满泪水的稿件发出。

2008年5月15日晚,回到报社,交完所有稿件,得知我挚爱的姐姐被挖了出来,看着她早已冰冷的身体,心中的愧疚几乎将自己击倒。没有时间悲痛,我和同事们又穿梭于各大医院、九洲、南河体育馆等受灾群众安置点,收获着沉甸甸的感动与心痛。一直到震惊国人的唐家山堰塞湖排险采访结束,我才抽时间关心一下父母,帮忙处理一些事宜。

回首10年记者生涯,类似的事例很多。生孩子后因为记者人手紧缺,休产假的同时,我坚持跑自己所负责行业的重大新闻;九寨沟地震后,把年仅10个月的女儿送回奶奶家,和摄影记者蒲滔驻扎市中心医院救援前线,全面报道救援转移安置情况。许多时候顾不上吃饭,加班倒是家常便饭……

在众多突发重大新闻、热点新闻报道中,作为记者,我们总把自己当“军人”,克服一切困难,再苦再累也会坚持。因为责任与担当,10年来,酸甜苦辣数不胜数——我曾报道在舟山市普陀区跳水救人牺牲的三台英雄熊斌,因为英雄家属的感激涕零让我流泪;我也曾因采写重大案件受到诬陷质疑,而感到满腹委屈;也曾因为大年三十夜出门采访而被家人埋怨不解……尽管如此,这些经历却让我收获颇多,助我不断成长。

选择做一名记者,我无怨无悔。

记录凡人善举传递温暖大爱

□袁媛

大学毕业后进入绵阳日报社工作,已经有7年。对我而言,人生最好的年华与新闻为伍,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长。7年记者生涯,遇到过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感受到很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能发掘、记录、传播这些平凡人的善举,传递温暖大爱,深感有幸。

前几日,我刚刚采访了市里几位全省道德模范获得者。看似平凡的他们,事迹却让人倍感温暖:寒冬勇跳粪池救儿童的李见廷、从普通钳工奋斗20多年成为钳工技术领军人物的游洪建、40余年任劳任怨照顾患病亲人的秦秀……这些质朴的人,善良、执着,用行动诠释了“真善美”。

还有前几年采访过的照顾生病爱人20多年的薛明杰、身体高位截瘫却乐于助人的黄曼、身患白血病依然热心公益事业的热血公益联盟志愿者卢华、投身志愿服务近10年的李振平,耗资120多万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叶树元,以及无私救助流浪狗、流浪猫的窝窝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志愿者们……

太多太多的名字构成了一段段采访片段,或深或浅存留在记忆里。这些人,因为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幸分享他们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的角落,他们用点滴的温暖汇成燎原之火,成为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和文明城市的精神体现。作为记录者、传播者,真心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大爱大善之人,引导更多人加入到“行善举”的队伍中,让绵阳这个温暖文明的城市更美好。

难忘感动瞬间不忘责任担当

□邓娟

当了快十年的记者,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对“记者是生活的记录者”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会。

回想起这些,很多场景和人物让我难以忘怀。绵阳市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计划”,我有幸用笔和镜头记录、传播它实现全覆盖的过程。2015年,“免费午餐计划”启动实施的当天,我来到北川禹里小学采访。食堂里的一盘盘免费午餐、一张张幸福笑脸,至今令我难忘。这次采访让我几度落泪,有一名学生叫珠珠(化名),母亲在她2岁时因病去世,父亲常年不在家,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位老人靠低保、复退军人优抚款、种魔芋卖钱养珠珠。当珠珠爷爷知道孙女吃上免费午餐,感动地热泪盈眶。珠珠的故事,让刚成为母亲的我很是心疼,但我又为她感到高兴:爷爷奶奶对她疼爱有加,党和政府对她倍加关怀,这些爱让她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5·12”特大地震后一个冬天,我跟随林业部门前往北川关内采访。记得车刚过桂溪不久,前方道路因塌方中断,这时我们想调头返回,但此时回去的路也中断了,我们从当天下午被困到第二天早上才返回。在桂溪的板房里稍稍休息,我又投入到工作中。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十分珍贵,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这个职业的信心和决心,因为只有经历过磨练后,我的人生才变得更加丰富与美好。

我爱记者的职业,我会更加努力用笔和镜头记录和传播真善美的点点滴滴,用行动诠释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推荐

480余万点击量、累计有效票数达32万、超过47万人参与…… 晚报寻代言人持续火热 距投票结束仅5天

本报讯(记者赵昕如)最近一段时间,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绵阳晚报寻找形象代言人活动刷屏?有没有感受到420位美少女的青春活力?自绵阳晚报寻找形象代言人活动进入投票阶段以来,热度持续不减,投票通道火热不...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自豪,我是党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八个记者节特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