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绵阳市着力构建“医联体+远程”体系——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来源:绵阳日报 2017-11-08 07:33   https://www.yybnet.net/

通过医联体,青义镇群众在当地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市骨科医院专家服务

本报讯(记者彭雪文/图)“有了医联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日前,70多岁的刘某因心悸胸闷入住仙海区人民医院,医生将其血样送到市中心医院医联体临床检验平台,当天下午便收到检查结果,确认其患上肺心病。在与市中心医院专家在线交流后,患者很快通过绿色通道,转入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完成前期治疗后,患者又转回仙海区人民医院接受康复治疗,整个过程节省医疗费用约三分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市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医联体+远程”体系,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去年以来,依托市级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绵阳市建立市级综合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城市社区医联体12个,建立跨区域专科医疗联盟2个,签约成员单位近400家,涵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甘肃、陕西等邻近省市的医疗单位。

“医联体”是以三甲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一定区域内二级(县级)医院、社区、乡镇卫生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身处乡镇、县医院的患者,不用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治疗服务和预约上级医院手术。确需在上级医院手术的,做完手术病情稳定后,即转回所在乡镇医院康复,费用按照乡镇医院收费标准收取。

为提升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绵阳市组织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派出专家义诊、巡诊、驻点对口支援,通过临床诊疗、技术支援、学科建设、举办学术会议、接受医联体内人员免费进修、共建帮扶等形式,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科学合理的对口支援格局。

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绵阳市加大双向转诊的技术保障力度,打破不同医院、不同类别医联体之间的壁垒,为医联体内外双向转诊病人提供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确保病人特别是复杂危重病人、疑难急症患者,在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高效、及时、安全的治疗、转诊;在医联体内成员医疗机构间推行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业务培训、质控效果“四个一致”,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绵阳市以远程医疗为重要抓手,通过医联体内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打通分级诊疗“三个难点”,即:双向转诊信息共享难、优质医疗资源全面下沉基层难、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难,有效推进医联体上下贯通、高效运行,使全市分级诊疗提质增速。

绵阳市还加快建设医联体内远程医疗中心。市三医院、市中心医院、四0四医院等市级综合医联体牵头单位,分别负责建设各医联体内远程诊疗服务体系,目前已分别建成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检验、远程病理、血管外科双向数字化病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共8个类别远程诊疗平台,接入机构近百家,在9个县市区依托当地县级人民医院建立起区域远程医疗分中心。至此,全市自下而上、分级负责、全域覆盖的三级联动远程诊疗体系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远程医疗信息的及时传送、共享,有利于上级医院专家及时、准确发现基层患者危急病情,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医联体+远程”的体系构建,使基层患者在接受三甲医院的诊疗,享受基层医院的交费标准,检查费均节约1/3,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患者往返大医院、预约、候诊时间和交通开支,为辖区内老百姓打通了“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面向中小企业 促进扩面缴交绵阳市“住房公积金信用贷”开全省先河

□马晋波本报记者李志豪企业只需正常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就可以凭缴存信息到银行贷到最高为200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还不需要提供财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这次与建设银行签订了贷款150万元的合作...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绵阳市着力构建“医联体+远程”体系——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