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传承诗歌经典 成就未来一代 ————游仙区第七届“文轩教育杯”经典诵读文艺汇演暨绵阳中学“寻找小李白”文化展示活动侧记

来源:绵阳日报 2017-10-23 09:07   https://www.yybnet.net/

展演节目一

展演节目二

展演节目三

展演节目四

当稚嫩的嗓音琅琅念诵东坡居士的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孩子们用诗意的舞蹈赞诵我们伟大的祖国;当身着红、蓝、粉色古装的小学生,大声诵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台下的观众全部倾心聆听、认真观看。

10月20日,秋风送爽,在富乐国际学校,来自游仙区14所学校的数百名中、小学生济济一堂,将精心准备了一个余月的经典诵读文艺汇演节目展示给观众。同学们带来的一个个精彩节目,不时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这并不是普通的文艺表演,更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在现时代的一种展现。也是十九大召开之际,莘莘学子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对祖国的诚挚之爱。

游仙区“文轩教育杯”经典诵读文艺汇演到今年已举办七届,绵阳中学“寻找小李白”文化展示活动则是首届。本届活动由游仙区教育和体育局、绵阳日报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主办,富乐国际学校承办。其主旨都在于让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一脉相承,从小培养祖国未来一代,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也让孩子们在美好的诗歌熏陶下,感受生活之美好、人生之诗意。

寓诗于歌聆听千年雅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阙水调歌头,魏城中学和新桥小学的大哥哥与小妹妹们,表演起来却各异其趣。两所学校,不约而同选择了这首千古名词来展演中国文化的墨韵流芳。或抑扬顿挫大声诵读,或素手抚琴古韵相伴,孩子们都沉浸于词意之中,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词意表现得别有一番意境。

为了配合表演,在诵读完成以后,他们还高声吟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熟悉的旋律声中,身着古装的同学们表情生动,一举一动都与词意相配,让现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除了吟诵,寓诗于歌是本次文艺汇演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万达学校的《茉莉芬芳》、育红小学的《读中国》等,都将传统的《茉莉花》和《我爱你中国》等歌曲融入表演之中,与古诗古词交相辉映,为整个表演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小枧中学的《木兰辞》表演中,还加入了说唱的风格,使得表演形式非常活泼。

寓诗于舞添色诗意古风

不论是柏林小学的《二十四节气》,还是涪江小学的《笠翁对韵》;不论是梓绵小学的《梅兰竹菊》,还是石马小学的《笔墨纸砚》,同学们在吟诵千古名句之时,大多会配上翩翩舞姿,将静态的文字变成流畅的美的画卷,让观众在欣赏到优美的古诗古词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古代文化诗舞相伴的另一种风韵。

获得本次特等奖之一的游仙职业技术学校表演的

《春江花月夜》,更是将这种寓诗于舞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同学们手执精心准备的团扇,穿着粉色的纱裙,优雅轻灵的舞姿,与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作搭配得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悠扬的诵读、熟悉的音乐、柔婉的舞姿,让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寓诗于事深挖诗歌内涵

不仅展示中国诗词本身的文字魅力,还将古诗中所表现的故事再现,是此次文艺汇演的又一特色,足见同学们的匠心。

在小枧中学表演的节目《木兰辞》中,他们不仅认真准备了一套套类似古代铠甲一般的服装,还特意编排了传令兵传达敌情的台词。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背景展示得非常形

象生动。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慷慨豪情表现得非常有层次。

《木兰辞》在同学们之中,可谓耳熟能详。节目伊始,不少学生就悄悄在台下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然而,看着台上同学精彩的演绎,观众还是给予了阵阵赞美的掌声。

准备充分再现古文魅力

“经典诵读文艺汇演活动已经举办了七届,每一届我们师生都会非常用心地准备。”魏城中学副校长张武告诉记者,他们是乡镇学校,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也希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向其他学校的学生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据了解,为参加本次汇演,14所学校都做了大量准备,有些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编排节目,让同学们利用中午等休息时间反复练习。为了配合节目表演,每所学校还精心准备道具,小到一面团扇,大到一整堵“墙壁”,无不用心。有些学校还安排专人现场弹奏古琴,有的还安排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将中国古典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集中展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学们对这项活动也非常喜欢。云凤小学4年级学生肖金瑞说,她很喜欢中国古代的诗词,尤其喜欢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她和她的同学们都纷纷对记者说,她们很喜欢参加这种活动,尤其喜欢穿着这种有长袖的古服表演节目。

“我们会把这项活动坚持办下去。绵阳是诗仙李白的故乡,众多文化名人也与绵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绵阳有着良好的诗歌文化传承的土壤,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的举办,从小培养本地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良好的文化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此次主办单位之一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肖楚凡/文唐孝林/图)

新闻推荐

展甲子风华 启发展新程 ——绵阳中学庆祝建校六十周年巡礼

六十年砥砺奋进,一甲子春华秋实。17日,绵阳中学迎来六十华诞。这是铭刻历史的重要节点——回望来路,60年的波澜壮阔,翻腾起绵阳中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雄浑乐章。60年来,绵中在教育革新和时代洗礼中励...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承诗歌经典 成就未来一代 ————游仙区第七届“文轩教育杯”经典诵读文艺汇演暨绵阳中学“寻找小李白”文化展示活动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