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师生进行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师生在教学中进行对话、交流的主要文本,还是学生在学校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来源,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材料。在课程改革、教材更新不断的今天,教师不能唯“教材中心论”,而应该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对教材做进一步整合、加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而用活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回归生活,让教材趣味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要与生活相联系,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就是要使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现行教材中许多知识的“背景”一般都较为平淡、枯燥,缺乏浓厚的生活气息,甚至远离儿童生活,特别在计算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对其大胆创新,赋予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让教材充满生活趣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获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并使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例如,在教授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原例题直接给出了两个数比较大小,简单枯燥。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创新。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多媒体出示家乡的一个家电门市,里面有很多电器,并标出价格,然后选出两样商品,比较它们的价格,用“>”符号连接起来,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写出几组算式。这样由比较商品价格的多少,进入探究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由于是身边的事,身边的数学,学生学习兴趣高涨。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利用已有经验,自己总结得出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个性得到张扬,而且学得轻松活泼。
又如,在教授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教师可先创设这样的情景:妈妈给小明买了一双运动鞋98元,怎样付钱最方便?商店里每捆小字本200本,学校要买197本,怎样拿方便?学生容易得出100元钱找2元就是98元,200本拿出3本就是197本。这时再引出276+98怎样算最方便?学生自然得出276+100-2=374。生活常识被提炼为数学,很拗口的简便算法其算理也就便于理解了。
二、突出实践,让课堂活动起来
动手操作实践,不仅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据教材,一味地进行讲解分析,抽象枯燥,忽视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与潜能的开发。如果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把有些例题改编为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实践,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题意,寻找和发现解题途径,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创新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第四册应用题教学中,一个两步应用题的例题是:有20只白兔,10只黑兔,每6只装一个笼子,要装几个笼子?教学时,我没有抽象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而是让学生用20个白色的圆形纸片当白兔,10个黑色的圆形纸片当黑兔,亲自动手分一分,装一装,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得出三种解法。方法一:20÷6=3(个)......2只,10+2=12(只),12÷6=2(个),3+2=5(个);方法二:10÷6=1(个)......4(只),4+20=24(只),24÷6=4(个),4+1=5(个);方法三:20+10=30(只),30÷6=5(个)。学生们在操作中,理解了题意,拓宽了思路,锻炼了思维。
又如,在教授反比例概念时,关键在于让学生从两种变量的变化规律中发现“隐蔽”的“积”是一定的。为了突出这一本质,可舍弃教材例题,组织学生操作实践:花瓶里插有若干鲜花,每2支一束,可分12束,每3支一束,可分8束,每4支一束,可分6束。到此学生停止操作,由老师提问:每12支一束,可分几束?列出下表:
每束花有多少支?23412可分几束?1286?
由于学生经历了变“静”为“动”的操作活动,把“隐蔽”的定量(即:花的总数24只)变得明显,使学生的思维去集中领悟花的总支数一定,也就是“每束花的支数”与“分的束数”的积一定,为抽象出反比例的规律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答问打开了思路。
三、增强开放,让练习灵活起来
传统的数学教材向学生提供的大多是理想化、格式化的数学问题,练习内容相当狭窄,训练学生从模仿到逐步熟练,最后形成技能,这虽然对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教材的开放性,适度地把例习题改编成以应用性为主的自主探究题、预案设计题、问题剖析题和实践操作题,增强例习题的开放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思维、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首先出示下列问题:“学校买来50根跳绳发给六(一)班和三(二)班的同学,两班人数相等,想一想应按什么比例来分,两班各分多少根?一些同学首先想到的是平均分(因为两班人数相等),接着教师提出“平均分就是两班所分的根数是几比几呢”?学生答:“按1:1分配”。紧接着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要按一定的“比”来分,比如按2:1分,按3:2分,按4:1分,按5:4分等等,并说出了这样分的理由。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对“比”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同时在说“比”的过程中又反映了学生的不同思想,最后让学生按自己的分配方案及算法,在完全开放的情景下,把习题的改编权、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从自己不同的想法中自觉地进入新知的探究之中,学会了学习。
四、注重综合,让“思维”敏捷起来
“数学是抽象的语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反映了数学学科的特殊本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条件,注重教材的综合性,鼓励学生动脑用心,在综合的信息中发现联系、寻找方法,从而以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缩,不断拓宽学生思路,让“思维”敏捷起来。
例如,在教授完分数应用题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让学生汇报本班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教师板书:男28人,女23人。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上两个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评议,比一比哪一组提的问题多。接着分小组汇报,教师板书:(1)全班一共有多少人?(2)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3)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4)男生比女生多几人?(5)女生比男生少几人?(6)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7)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8)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多少?(9)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10)女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11)男生比全班少几分之几?(12)女生比全班少百分之几?......共十多个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出:1、加减应用题;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4、求两数之比。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类应用题的特点、异同、解答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所涉及的各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网络,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充满生气的学生,只有大胆创新,打破教材中心论,让教材趣味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练习灵活起来,让思维敏捷起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教学过程,活学活用,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绵阳市实验中学城北校区王清蓉)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绵阳市教体局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三个到位扎实做好2017秋季开学工作。宣传到位。通过“绵阳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绵阳教体”等微信公众平台及局门户网站不间断推送金秋助学资助条件、办理流...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