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是城市交通的咽喉。一座桥,不仅仅能方便通行,更能改变距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1997年10月通车,主桥长544.7m,跨越涪江,连接涪城、游仙两个主城区——涪江三桥(富乐大桥),承载着绵阳人民满满的回忆;也见证着这座城市不断地发展变迁。
2017年1月30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确保桥梁安全,绵阳市正式启动“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工程”。
8月29日零时,比预计工期提前1个月,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工程已经全面完工。
见证了历史的涪江三桥,已经“重整一新”,在广大市民翘首以盼中再次展露真容,敞开怀抱,迎接南来北往的宾朋!
□赵烨/文蒲滔/图
初心
责任在心,迎难而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桥,路的延伸,美好的象征。
绵州多水,“三江”穿城,座座大桥如长虹卧波,沟通着东西南北,其中跨越涪江和芙蓉溪的涪江三桥便是其中的代表。
涪江三桥“大名”为“富乐大桥”,因是在涪江上修建的第三座大桥而得名“三桥”。该桥始建于1997年,为飞燕式无推力中承式钢管拱混凝土系杆拱桥,其主孔跨布置为46+202+46m,引桥为16+9×25m的简支梁板桥,全桥总长544.7m,为特殊构造的特大桥。
2014年国家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明文规定了系杆类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到期后要求及时更换。而时值2017年,三桥的水平系杆使用年限已达到技术标准规定的使用期限,已不能满足安全的需求,维修势在必行。
在“幸福美丽绵阳”、“交通攻坚大会战”如火如荼的今天,为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对涪江三桥进行维修加固。
目标既定,战鼓擂响,2017年1月30日,“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工程”正式启动。
多年来,涪江三桥一直为绵阳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负重。大桥的维修加固工程,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身先士卒,深入项目现场,对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进行指导,对重大难题进行拍板解决;抓质量、抓进度、抓管理,确保把该工程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在三桥维修加固工程筹备中,绵阳市交通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多次实地调研,并邀请了四川省业内知名专家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安排进行充分讨论和技术论证,最终拿出定稿。
在设计方案中,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由于水平系杆使用年限已达到技术标准规定的使用期限,这次维修加固的主要任务就是更换该桥的主要受力构件水平系杆,主桥飞拱部分桥面板及桥面铺装更换,钢管混凝土主拱脱空病害灌浆处治,增设主桥钢纵梁,部分桥面附属结构更换,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裂缝、缺陷、锈蚀等病害的修补,对主墩承台基础的防冲刷处理等。
攻坚
使命在肩,“重装”三桥,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2017年1月30日,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大桥的维修加固拉开了序幕。
“形象的比喻本次工程的重点:好比更换一张弓的弦。”据工程技术负责人文建国介绍,这次施工之所以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都非常高的原因:原三桥系杆由于受当时施工工艺的制约和产品(系杆)的局限性,建造时被锚死在飞拱两端的横梁和一段拱肋中(16米长),无法抽取只有全部拆除。
笔者了解到,本次更换受力构件水平系杆,需要两次转化。简单来说就是:将“力”从原系杆转换到临时系杆,再从临时系杆转换到新系杆。
文建国告诉笔者,为了平衡主拱的约5500吨水平推力,施工时必须先在拱脚处浇筑一个临时锚固块,并按顺序依次张拉30束临时水平系杆,同时对原系杆也按顺序对应进行切割,把桥上原系杆的水平力全部转换到临时水平系杆上,实现第一次受力转换。然后拆除原水平系杆的锚固段及原系杆,在原系杆的位置上重新安装新系杆(新系杆是可更换系杆)和重新浇筑飞拱拱肋(拆除段)砼。接下来按同样的办法再把临时系杆上的水平力依次转换到新系杆上面去,实现第二次受力转换。
随着工程的启动,施工上迎来了第一个“难题”:必须放水抢基础。
据介绍:因为用于系杆受力体系转换的临时锚固块的实施位置在河床以下,且位于三江库区正常蓄水位以下60cm,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快工期进度,同时避免在河道内修筑围堰,污染水源,因此要求三江库区把桥位的水位下降至桥梁承台以下30cm,方便临时锚固块的砼浇筑。
另外在受力体系转换过程中飞拱段拱肋由原来的受压构件变成了受弯构件,为确保飞拱段在施工过程不因受力变化而产生破坏,因此在飞拱段还搭设了大钢管支架进行受力平衡,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以确证桥梁在受力体系转换过程中,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施工有难点,靠新技术破解。而时间上的压力,则靠科学组织施工来攻克。
2月25日,旧系杆到临时系杆的转换完成,标志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完成。由于设计方案中的临时水平系杆位置距离河流水平面只有30cm(第一层临时系杆,共3层),如果不能在5月1日汛期来临前完成2次受力体系转换,把临时系杆和飞拱段的钢管支架全部拆除,那么临时系杆和钢管支架有可能被洪水淹没,在水流冲刷作用下产生共振力,将会对该桥带来极大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为确保在5月1日汛期来临之前完成2次受力体系转换,施工单位果断增加人力、物力和设备投入,“5+2、白+黑”在三桥维修加固项目成为常态。
“我们的人员分两班作业,双倍投入绳切设备、重型吊车、运输车等,昼夜加班加点抢抓工期。”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邓鹏振告诉笔者,原施工计划是一个班组采取流水作业施工方法(涪城岸做完再做游仙岸),为确保工期,通过增加人员、设备采取平行作业施工方法(涪城岸、游仙岸所有工作同步进行),以及晚上加班等措施,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保障了计划工期的顺利实施。
成功是汗水和时间的积累,建设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第2次受力体系转换比预期提前9天完成,确保安全度汛,也为总工期能提前完工赢得了时间。
聚力
同心协力,众人拾柴,掀起建设高潮打通城市交通咽喉
管线迁移,老桥结构破拆,临时锚固块浇筑,第一次受力转换,第二次受力转换边跨,桥面铺装,护栏安装……在三桥维修加固半年多时间里,广大工程建设者们斗严寒、冒风雪,披星戴月、日夜奋战,一刻不停地推动工程向前,“新”大桥在他们的精心雕琢下逐渐成形,比预计工期提前1个月完成施工任务。
回望半年多来的建设之路,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涪江三桥的点滴成长与变化,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与汗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川路桥项目总工黄永红原本定于今年4月份举行婚礼,却因为工作需要,推迟了婚期。
“我和我的女朋友已经交往了好几年,双方父母都非常认可,本来婚期已经确定,但为保证安全度洪,三桥项目必须在5月份之前完成第二次体系转换,实在没有时间。”谈起推迟婚礼,黄永红表示:“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兑现和她的约定,我也感到亏欠她。”
工程相关技术人员白伟告诉笔者:“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黄总工已经定了婚期,知道后就想让他先完婚,但他还是坚持工作为先,把两次受力转换工作完成后再回去完婚。”
“其实,这不算什么。”黄永红表示,作为建筑人,大家早已习惯放下“私事”,先把手边的项目完成。“别说我,在抢抓工期那段攻坚的日子里,恰值邓鹏振妻子的预产期,而当时正值汛期将至,项目推进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为此,邓鹏振坚守在施工现场,直到两次受力体系转换完成后才回去看望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孩子。”
如果说,“新桥”巍然耸立的壮观景致是一曲精彩的乐章,那么,其建设的历程无疑是一部恢宏的史诗。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桥的维修加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离不开绵阳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市水务部门在三桥维修加固工程基底施工期间,密切监测、控制三江库区水位,保障施工安全。同时协调相关单位,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避免水位浮动对施工造成影响,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市城管部门也密切配合施工:施工期间,为避免电力线路被破坏引起桥梁施工段漏电,停止施工区段路灯电缆的供电;维护班每天到工程现场查看线路安全情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做好相关防护工作……
同时,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最大限度保障施工期间市民安全出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前谋划,与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聘请的绵阳城市规划设计院技术团队对涪江三桥周边区域的交通流数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封闭施工后的城区交通流变化情况,在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交通疏解方案,方案在相关部门多轮讨论后通过最终审定。施工期间,交警支队投入了城区各个直属大队及抽调支队机关、各县大队警力全力保障三桥封闭施工顺利进行。
嬗变
技术升级,再现“飞虹”用安全可靠再次迎接八方宾朋
平坦宽阔的路面,光洁耀眼的彩色桥塔,富有张力的斜拉索……三桥的维修加固已经全面完工,置身现场,远远望去,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与两岸葱茏绿树的映衬下,整座大桥简约现代、气势雄伟,像一道飞落的彩虹。
大桥还未通车,不少市民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走到桥上,期待它早日再掀面纱。“一开始还是不理解,毕竟三桥的封闭施工,意味着我们的出行会麻烦很多。”家住游仙区的市民周先生坦言,“但安全终归是首要大事。我们也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努力,现在只希望三桥能早日通车,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其实,从大桥开始封闭施工到即将通车,广大市民始终在关注着大桥建设,从青葱稚嫩的学子,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每天都有人在询问大桥何时通车,表达自己对大桥通车的期盼。
面对部分市民关于三桥“修旧如旧”的疑问,邓鹏振表示,涪江三桥的维修加固是安全性上的迫切需求。“本次桥梁加固的核心内容是更换水平系杆和一些病害的处理,再加上尽量缩短工期和减少投资的考虑,而未对整个桥梁的外观进行重新修饰。”
此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三桥维修加固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在飞拱段的拆除过程中,原本我们设计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拆除,但耗时长,无法满足我们的计划工期要求。”邓鹏振向笔者介绍道:最终施工采用了“绳切技术”,不但大大缩短了工期,还减少了噪音。
还有本次更换的“可更换水平系杆”,顾名思义:即20年后再次更换系杆时,可以通过现在系杆锚头的特殊装置,把应力卸载后,直接更换。
更换受力构件水平系杆,主桥飞拱桥面铺装,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裂缝、缺陷、锈蚀等病害的修补,主墩承台基础的防冲刷处理……每一项小小的动作,都在为三桥“强筋壮骨”,让她的肩膀更有力,腰杆更挺拔。
弓还是那张弓,三桥仍然是我们熟悉的三桥;而这根新换上的安全之弦,让三桥立得更稳,站得更安心。
邓鹏振还表示:“施工的日子里,部分市民的出行受到了影响,夜间施工也可能会打扰周围居民休息,衷心的感谢广大市民的谅解,我们力争早日让市民享受安全、便捷的交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经过210个日夜的奋战,涪江三桥将再次以她安全可靠的样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负载南来北往的车流,扛起绵阳人民幸福的明天!
美丽的涪江三桥,将涪城区游仙区紧密相连(视觉绵阳刘华伟摄)
涪江三桥开始维修
维修中的涪江三桥
技术人员对涪江三江整体进行检测(视觉绵阳李福森摄)
即将通车
美丽的涪江三桥
新闻推荐
加大车辆管控,缓解交通拥堵,净化道路环境……护航文明交通 交警在行动
交警开展早高峰整治行动让每位交通参与者将文明交通意识牢记在心,让文明出行成为常态,让文明成为城市交通保驾护航的力量……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以文明交通为抓手,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和创新...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