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现瑞 张岚
轻资产,缺乏足值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这是横在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前的融资难题。
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金融创新加速科技创新,事关全面创新改革大计。四川曾在全国率先引导银行设立科技支行,下一步如何将该探索引向深水区?7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银行”再次浮出水面。
道路曲折科技银行梦3年难圆
筹划组建科技银行,四川起步很早。
2009年1月,国内首家科技支行——成都银行科技支行正式诞生,截至目前,四川省有8家科技支行。2015年,上述8家科技支行累计为713户科技型企业授信约174亿元,发放贷款124.6亿元。
仅有支行还不够。当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之一、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邵小龙在参加2013年绵阳科博会时就曾表示,四川正筹划组建西部首家科技银行,以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通常来讲,国内把专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定义为“科技银行”。科技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相比,贷款客户、贷款依据均不相同。商业银行主要依据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性”原则发放贷款,科技银行则通常借助风险投资,构建风险管理架构。
3年过去,科技银行依然不见踪影。据业内人士透露,贷款风险、盈利难度,以及审批流程等,都是科技银行难以“破壳”的重要原因。
投贷联动探索科技与金融“联姻”
3年之后,四川再提建设科技银行。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蔡竞表示,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过程中,四川将建立健全金融创新体制机制。其中之一,就是大力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探索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投贷联动,是商业银行与各类资本市场交易主体合作,在投资机构对企业已进行评估和投资的基础上,商业银行以“股权+债权”的模式对企业进行投资,形成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融资模式。目前主要用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
比如,某投资基金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后,银行再跟进一部分贷款。采用这种业务模式,商业银行不仅解决了传统业务支持企业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等的问题,同时还能获得利润。
新闻推荐
做大创新平台 强化要素支撑——三论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
□本报评论员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要以平台载体建设为抓手。只有着力构建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才能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今时代,创新发展往往呈现出一种极点效应,即依托一个区域、一个...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