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邱洁
10月25日,首次落户德阳的2015第21届中国西部(德阳)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中国欧亚国际工业博览会顺利闭幕。本届展会共558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外企业170家;观展人数达96000人次,10人以上参观团体60家以上,吸引了近30000名专业客商赴会参观、采购;现场成交量1.25亿;意向成交量约3.5亿。这张漂亮的成绩单,无疑为德阳会展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会展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而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展经济也愈来愈为国人所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经济在中国也迅速发展起来,并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较全国、全省同类城市而言,德阳会展业起步晚,但定位准确,发展势头也较好。自2011年以来,德阳市已举办各类展会活动70余场次,展览总面积近6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交易类展会30场,综合节庆类30场,展会涉及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汽车、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会展业直接收入近1800万元,各类商品成交额超过30亿元,带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消费1.2亿元。其中,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会有德阳灯会、德阳房车展、德阳市国际农博会、端午文化周等。2014年,更是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德阳)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来自国内外的318户企业参展,到场参观人数达5.2万人,现场成交金额5265万元。会展经济,显然已经成为德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准确定位 打造德阳特色会展名片
近几年,成都、绵阳的会展业发展已经走在德阳前面,也打造了自己的会展品牌。德阳要异军突起,不能盲目跟进,必须打造有德阳特色的会展品牌。
经过多年调研,德阳确定了以“重装之都”这一城市名片为切入点,发挥德阳老工业基地优势,以遍布德阳境内的3000多家装备制造大中小企业为载体,打造属于德阳人自己的工业会展盛宴。市商务局副局长肖凌向记者介绍道,打造德阳特色的会展名片,路子有二:一是在德阳本地举办与重装之都相关的工业会展,二是承接成都等大城市大会展的小活动。“目前,通过与相关方面洽谈沟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分会场有望落户德阳。”
而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召开的2015年会展工作讨论会上也明确,今年德阳计划有6个左右大型展会和经贸交流活动在下半年亮相,其中包括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自有品牌“汉旺论坛”、“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还将策划、引进一批优质会展项目。另已举办和将要举办的各类商业展会、文化旅游活动近50场次。多个大小展会相继推出、各自发力,推动德阳市会展经济加快发展。此外,德阳市与汉诺威等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密切联络,拟举办“中国(德阳)工业设计创新大赛”,聚集工业智能化设计人才,将优秀设计产品和作品落地孵化;拟与北京某传播集团合作,举办“中国西部国际重型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并邀请中外专家、国际组织、行业协会、贸易客商齐聚德阳举办国际论坛,共谋发展之计。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清泉”之志岂止在“摘帽” —— 一个丘陵小村后进党支部整顿转变抓发展写真
本报记者樊华通讯员尹华斌一个不仅在德阳全市、即使在旌阳区也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丘陵小村,忽然要举办乡村电影露营节,集文艺表演、水中拔河、钓鱼比赛、徒手抓鱼比赛、端午抢鸭子、野外露营、...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