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度问野人家。”
一陈清风,送来一阵枣香,吹来一枚枣花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宋代诗人苏轼一游田乡桃花源,作下这曲《浣溪沙》。
说起来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奇才。他写得一手绵绣文章,人们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根。”天下的读书人都把他的文章当作考进士的范本。他还写得一手超凡脱俗的诗词,古往今来男男女女都知道他的 “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在鲜花与追捧的红尘中,他却对世人说,他原本是一个农夫,现在依然是一个农夫。在厚裕富足的官吏生涯中,他却一改豪放诗派,隐逸于田园之乐中。
苏轼在《浣溪沙》中勾勒出一派桃花源般山水墨黛、悠闲安乐的乡中美景。枣花吹得簌簌落下,有几枚粘在衣领上,村南村北劳作声不断,还有人在买蔬菜瓜果。醉酒昏昏沉沉,日光炎热喉咙焦渴。想到茶家喝一杯茶,便敲门问人家。
田园美景,一片安乐。何以见得美?因河旁飘逸的古柳,含羞的枣瓣而美,还是因农村的繁忙、富足而美,还是因这里平淡而美?也许答案是最后一个,见惯了名利浮华,看多了红尘纨绔,乡下的平淡变得可贵,让上下浮沉的心有了依傍。
也许是时代发展太快,也许是现代人心飞得太远,滚滚名利虚华遮蔽了现代人的眼睛,桃花源里的美景早被忘得一干二净。
现代人不喜欢人间的烦恼,现代人更难忍受桃花源里的宁静;现代人不相信免费的午餐,当然不肯无偿接待远方来的渔人;现代人的目光很现实,最多只能看见可以换钱的红枣,却无法欣赏悠悠落地的枣花;现代人个个都是武陵渔人,人人都想把桃花源卖出去,让它变成白花花的金银。
现代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人情,人情中有一种东西叫做质朴,与质朴相伴的叫做纯真。现代不知道一杯淡茶也是人生,养蚕种瓜也是一种生活。
古代已离我们远去,一首《浣溪沙》又唤醒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眷恋。
绵阳市富乐中学2014级6班 张壹
新闻推荐
近几年,绵阳市中学生田径竞技水平在四川省来说,一直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与绵阳业余体校的机制不无关系。而缺少优秀体育苗子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他们更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他们担心会...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