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节前炒得很火的月饼,中秋节一过就销声匿迹了。对此,很多市民心存疑虑:那些未卖完的月饼,商家会不会回收再利用做成其他的糕点呢?为此,记者采访城区部分月饼厂家,得知这些厂家都将回收的月饼进行了销毁,然后卖给当地的养殖户做饲料。昨(9)日,记者全程跟踪金诺瑞食品有限公司对下架月饼的处理,发现绵阳的下架月饼没有被厂家回收做成夹了良心的“黑心饼”。
防止再入市
销毁过程细致入微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金诺瑞的废品仓库,看到十几名工人正拿着小刀在销毁一筐筐月饼。他们用小刀划开包装袋,再把月饼揉烂,最后把处理过的月饼装进几个黑色的垃圾袋。
记者看到,筐内的月饼不但全部都在保质期内,而且这些月饼还按照口味等进行了分类。既然是销毁,为什么要分类?为什么将包装袋破损后还要将月饼揉烂?对此,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有人将这些月饼再拿到市场上销售,厂里生产与卖出月饼的数量以及回收的数量要吻合,当发现卖出和回收的数量不吻合时,就要查明去向,避免回收的月饼再流入市场。而揉烂的工序则是为了杜绝这些月饼被低价卖出。
“严审”收购者
登记身份写明用途
就在工厂职工对这些下架月饼进行销毁的时候,库房外来了收购月饼渣的农户。厂方立即对一名叫龚昌富的农户的资料进行审核,要求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填表写明用途。确认他是作为牲畜饲料后,厂方才决定将月饼渣出售给他。
而就在厂方为龚昌富卖的月饼渣过秤的时候,一名中年妇女也前来要求购买月饼渣。看到已经有人买走了月饼渣,她不无遗憾地对工作人员说:“把我的名字也登记起,我的身份证复印件已经交过了一次了。”
跟踪去向
月饼渣成了猪饲料
龚昌富开车载着购买的月饼渣离开,记者跟随其后来到他家。一到家,他就叫来父亲帮忙,卸下月饼渣,并将一袋猪饲料倒在其中,进行搅拌。
记者看见,除了刚购回的月饼渣,院子里几个箩筐里还有一些面包、蛋糕、饼干渣,龚昌富说这些都是从金诺瑞购买的,这些东西是他这些年养殖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记者还发现,在他家院子的一角就是养猪场,另一角是一个养鸡的鸡舍。在鸡舍和猪场的饲料盆里,还剩下面包和糕点渣。
(本报记者 同拥军 实习生 李倩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18日,本报在第6版报道了铁牛广场部分群众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时,将扩音器音量调得过大,影响附近群众生活、休息后,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报道见报第二天,铁牛广场住户王先生就代表广场周边住...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