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天云
核心提示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全域灌溉”核心目标,坚持“蓄、引、提”并重,大力加强大中型骨干、防污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五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构建节水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和稳妥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
省委书记刘奇葆去年2月调研绵阳市农田水利建设时,要求绵阳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灌溉”。笔者认为,率先实现“全域灌溉”,必须紧紧围绕“六举措”、“六确保”。
坚持规划引领,确保“科学治水”。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加强与国家和省 “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对接。抓好中央、省委、市委2011年“一号文件”及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主动顺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加强水利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城市(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的衔接。统筹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和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突出集聚集约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用科学规划引导流域和区域范围内资源要素整合,促进水利建设集中攻坚、成片推进,确保建成一处、见效一片、带动一方。
建好骨干工程,确保“有水可供”。抓住水利骨干工程严重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建好重点水源工程,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掀起水利建设大会战。全面建成武都水库,打造涪江水利骨干龙头。开工建设开茂水库、金峰水库、凤凰水库、沉水水库、新华水库、草溪河水库、祠堂湾水库。加快铁笼堡水库、张家沟水库、红岩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力争进入国家、省中长期规划总盘子。全面排查病险水库隐患。
配套完善渠系,确保“有水能供”。加快推进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建设,明确受益县、乡责任主体,实行权责利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武引一期灌区和人民渠六、七期灌区及鲁班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实施 “引涪(江)济安(昌江)”、“引沉(抗水库)济芙(蓉溪)”等工程,适时启动“引通(口河)济安(昌江)”等跨流域调水补水工程,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
大兴农田水利,确保“输水到田”。抓好小型水利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渠系防渗改造。发动群众新建、维修塘堰等小微水利设施,搞好塘堰清淤和水毁工程修复,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做到“农田开垦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水利灌溉就跟进到哪里”,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抓好民生水利,确保“安全饮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农民群众喝上洁净水、放心水。认真落实饮水水源保护制度,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严格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工程管护范围,设立保护标识牌,建立水源巡视制度。加快城市(镇)备用水源建设,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优先考虑城市(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
强化管理调度,确保“依法治水”。坚持依法治水,严把“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完善全市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和用水定额管理,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水效率为核心,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采取必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科学核定江河湖库功能区的纳污能力,严格江河湖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依法及时妥善处理水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系市水务局局长)
新闻推荐
绵阳境内宝成铁路线上,剑门山脉沿线山峰如削、怪石嶙峋、地质灾害频发。在绵阳工务段危石整治区,有付光军这样一群铁路职工,常年扎根在崇山峻岭间。他们像“蜘蛛侠”一样,爬山岩、攀绝壁,探险情、...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