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暖花开的四月,记者来到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御营坝的四川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在经过简单、快捷的查验程序后,得以进入校园。
进入校园内,看到整洁的林荫小道,宽阔漂亮的操场,鲜花盛开的花圃,处处表现出浓烈读书氛围的宣传画栏和标语,让我们仿佛回到曾经的读书岁月,但没有想到前面提到的那些工作的劳动人竟然是该校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出来的,令我们这些曾经的学生对现在的同学的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惭愧。
该校校长付建军告诉记者,绵阳实验高级中学从2010年新课改开始就创先河,在校园内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该校每一个班级有一周的时间为学校和同学服务。服务的内容有学校清洁每周一和周四的大扫除,平时每天早上清洁的扫除和管理;学校食堂和校内秩序的维护以及校内重大突击活动的参与服务等。他说,如果哪个班级清洁没有搞好,即使在上课时间都要停止,任课老师和同学一起走出教室搞好清洁再上课,让学生明白劳动不能只做表象,必须做到彻底。学校秩序的维护就是让学生不能违反买饭不排队,不依先后秩序进行,校内不能有随地吐痰、乱踩乱踏、欺负同学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的发生,而这些校内社区服务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还必须写下总结,两者相加占整个高中教育的两个学分。通过这些亲力亲为活动的切实开展,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劳动能力,学会去处理一些现实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养成遵纪守法,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自己的事自己做等良好社会习惯,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为今后进入高校学习和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该校在今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中,让同学们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做一件好事,像打一次开水,擦一下鞋,整理一次床铺等,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让学雷锋活动不流于形式,随时都能够体现出来,天天都可以学雷锋。
针对当今的独生子女社会实践活动比较薄弱这一点,该校创新性的把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校内。校外的实践活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苦受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甚至有些家长帮办;而校内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和家长得到认可,杜绝了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包办,做形式、走过场,让他们体会到切切实实的实践活动的作用。近年来,每到高校报名开学的时候,很多媒体都在大量报道已经读大学的同学连床铺都不会铺,衣服不会洗等无法生活自理的能力,孩子升学到高校就读,要家长帮忙背这样东西,拿那样东西,甚至还要铺床,买生活必用品等这些社会不良现象,更有甚者还要父母陪读。而绵阳实验高中的同学毕业后到外地求学,就没有上述现象发生,每个学生的个人独立动手能力都很强,一个人就能到外地上学求读,得到了上级高校和其它兄弟单位学校的赞赏和认同。在采访中,有家长来看孩子,记者与之攀谈了解到,以前那些有懒散习惯和不好管理的学生,到绵阳实验高中学习后,在校内社区服务活动开展下,都转变为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养成尊敬长辈、父母、老师和同学的习惯,成了家长和长辈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
付建军校长表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家长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对来该校学习的同学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尽力把他们塑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同时,绵阳实验高中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创新载体,重实效;服务大局促提高,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学校大局服务,以“机关文化建设年”为契机,狠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叶明记者李正强)
新闻推荐
大学毕业刚刚踏上社会的晓杨在追求爱情的路上遇到了风度翩翩、生活富足的李勇。李勇对她也是百般殷勤,不知不觉,晓杨陷入了李勇精心编织的情网。正当两人如胶似漆时,一位“不速之客”斩断了晓杨的爱...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