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这是社会上人们讽刺官权意志,这种长官眼里出能人的悲剧,若是出现在生活中是可怕的。但是有趣的是,这样特殊的“规律”用在孩子们身上常常会令人拍案叫绝。
我其实也亲身经历了一个相同的境遇,我所在班级的一名孩子,他学习习惯不怎么好,家庭作业也很少完成,给家长打电话就一句“我们也不懂英语那玩意儿”。渐渐的我自己都对他有点灰心,端午节到了,孩子们非常热情的给我发短信祝我节日快乐,有些有名字有些没有名。我都统一个格式“幺儿,谢谢你!也祝你全家端午节快乐!MsZhang很爱你!你行的,加油!”节日的欢乐很快过去,取代的是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我也就渐渐忘记了这件事情。但此后,我觉得这孩子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课堂上有时他也想回答问题,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渴望,特别是在答对问题时,他整个人都散发出快乐的光茫。他背诵课文的时间多了;他愿意到我办公室找我帮忙了;他作业拖欠的次数要少一些了,而且下课还经常主动留下来帮我整理东西,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看到他眼里的轻松和温暖。我也习惯性的把把他的肩,摸摸他的头(这是我对孩子们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和他闲聊。期末了,孩子们都发短信问我成绩,其中一个是这样的“MSZhang,我都不敢问你英语成绩了,我只想知道我是不是又是最后一名,又拖全班后腿了,对不起!”看到这沉重的短信,可想而知电话的那头,孩子是多么的难过和内疚。他一方面不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名,因为毕竟没有谁愿意考得差;另一方面因为以前基础的问题,他对自己又没有信心,他怕他是最后一名。可怜的孩子!我快速的查了一下成绩,不幸的是他确实是最后一名。我不愿意把这残酷的现实告诉孩子,毕竟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已经好了许多,考试分数只是他学校学习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不能因为分数就抹杀了孩子其它方面的进步,打击他的上进心。于是我和他班主任商量之后决定 “作假”(告诉一个适合他的,比以前有所进步,也不是最后一名的分数),电话被马上接了起来:“孩子,告诉你你的分数是……不是最后一名,你看你真的行的,不是吗?”我听到电话那头的尖叫“妈妈,我不是最后一名!不是!不是……我就说我这段时间这么用功肯定会比以前考得好嘛!”孩子当时的兴奋和激动是可以想象的。我在告诉他分数的时候还一并把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好好的总结,大肆表扬了一番。我的肯定对其他人来说也许是一文不值,但是对这个孩子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他太需要被肯定,太需要被赞扬。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不会再迷茫,他的进步让他知道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其实在我的学生中,没有五六岁就能咏句作文的骆宾王,更没有七步成诗的曹植。有的是表现平平,看不出有多大“出息”的孩子,甚至是一班调皮大王,顽劣不化的主儿,是一考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我能怎么办?撵出去?找领导哭诉要求换班?双手一拍走人不干?好像都行不通。这些年我给我所任班级的每个孩子在心里都设立了一个“记功簿”,孩子们的所有“功劳”都是用时间的刻刀刻在我心里的石头上,在和他们共同生活交往中,时不时的拿出来晒晒;而对他们的“过”就像是我用小树枝写在沙滩上一样,一个浪头就不见了,只是偶尔善意悄悄提醒,其实孩子们是懂我的。我付出了我的爱心和信心,孩子们也以心换心。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关怀的眼神;一条温馨的短信;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差生”在课堂上也会为某个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孩子们的改变在悄然发生。他们正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进。
有人说和孩子打交道是一门精湛的艺术。的确如此,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有时也许一个不在意的微小细节就会伤害他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得尽心尽力的做一名皮革马利翁,总有一天我的一群群象牙少女们会从画中走出来的。
(绵阳市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 张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18日,市金融办组织召开全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监管工作暨表彰会。各县(市、区)政府金融办、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对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为绵阳经济发展所作...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