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又绿绵州。战胜灾难,完成重建,如今的绵阳怎样书写发展振兴的新篇章?
4月23日上午。绵州大剧院。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开幕,人们的目光聚焦于此。
会场大门右侧,绿色盆景簇拥的16个大字分外醒目:“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改善民生。”
9时30分,肩负着神圣使命的代表们陆续步入会场。红色地毯从会场外一直铺到会场内的主席台。主席台上,国徽高悬,10面红旗簇拥,庄严而又喜庆。
10时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宣布:“绵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气势雄浑,余音激荡……
代市长林书成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过去一年,是绵阳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作为绵阳人民,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组数据为这段话作出了生动注解:2011年,绵阳GDP实现1189.1亿元,增长15.2%。财政总收入实现172.1亿元,增长4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5.6亿元,增长4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02.1亿元,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98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83元、增长20.9%;分别超过“十一五”年均增速2.4和7.6个百分点。
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远不止这些。2011年,绵阳成功摘取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16年不懈努力,一朝好梦成真。截至12月底,全市纳入重建规划的项目完工99%、总投资完成99.9%。
从悲壮走向豪迈、从重生走向跨越。绵阳脱胎换骨巨变,在2011年得到了集中体现。这一年已经定格在历史的年轮中,成为人们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抹亮色。
成绩来之不易。掌声阵阵,是代表们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肯定。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2012年是绵阳灾后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年,绵阳如何起步?“GDP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报告》提出了2012年的一项项指标,供代表们审议。“抓投资,稳增势。抓产业,强支撑。抓两化,谋发展。抓开放,增活力。抓统筹,促和谐。”《报告》阐明了政府工作的思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预示着2012年是一个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时期,绵阳将在新的起点上续写辉煌。
11时许,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的代表们陆续走出会场,面对记者的提问,代表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做强做大‘2+4’特色优势产业,非常重要。工业兴,绵阳兴。”“把\‘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绵阳加快发展的\‘重头戏’,这一点提得好!”“对外开放,才能增强发展活力。报告指出\‘把绵阳打造成为西部内陆外来投资的首选地’,我们有这个决心和信心。”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拂过,春潮涌动,发展振兴的鼓点铿锵有力,催人奋进!
(本报记者 李永斌)
新闻推荐
经过不懈努力,绵阳市取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一荣誉属于全体绵阳市民,也使市民倍感鼓舞。“两会”期间,一些市民和网友纷纷建言,就如何维护好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出谋划策。据了解,文明城...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