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绵阳市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事业保险工作稳定推进。参加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表示,要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密结合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提高报销比例保证基本医疗需求
赵红钊、敬朝强代表:看病问题是百姓的大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要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医疗补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根据不同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议调整医疗保险政策,提高报销比例,尤其是提高癌症等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罗晓泉代表:近年来,随着绵阳科技城建设和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绵阳投资发展、定居生活。然而,外地社保医疗卡,即使是本市内除市级、涪城、游仙、高新区以外的社保医疗卡,在绵阳市区都不能使用。同样,这四处的社保医疗卡在市内其他地方也不能使用。为此,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实现社保医疗卡在全市范围内“一卡通”。即只要有绵阳市行政区划内的社保医疗卡,无论是在绵阳市区,还是在各县(市区),乃至各乡镇,上医院就诊,或到药店购药都能刷卡使用。
试点示范带动满足居民养老保障
马文兰代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随着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返乡人数逐年增加,农民工返乡后的社保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确保返乡务工的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避免出现“断保”现象。建议进一步扩大“新农保”试点,逐步实现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需要。
李峰代表:应在加强社保经办机构人员配备的同时,领导小组还要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新农保”试点县区的先进经验。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保工作人员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经办能力和水平。
完善基层平台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唐明君代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保工作离不开各乡镇、社区基层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基层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向乡镇、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支撑和推动。建议对基层社保系统给予财政支持,夯实硬件、软件基础,不断优化办公环境,提高基层社保保障工作信息化水平,推进基层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人社保障工作人员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让社会保险惠及更多人群。
(本报记者 廖姝 王海艳)
新闻推荐
终于快要放假了,晚上睡觉前,儿子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明天能去农场看一看就好了。”爸爸听见了儿子说的话,心想:明天是放假第一天,我一定要给儿子一个惊喜!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半夜里,爸爸和叔...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