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500万元、历经两年精心打造的江油古镇青林口,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八方来客。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这座古镇,亲眼目睹了“修旧如旧”后,古镇既古朴,又美丽的容颜。
时空交错 彰显古镇魅力
经过施工人员700个日日夜夜的精心修缮和抢救性维护,青林口古镇换新颜。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时,只见青石铺筑的路面、路沿石代替了原来的水泥路和水泥桩,吊角楼、铺板房代替了原来的卷帘门和“火柴盒”,一大批不可复制的红军石刻、墨写标语、红军桥、大戏台、古祠堂、火神庙、文昌殿等文物古迹都得到了合理妥善的修复和加固……
为尽可能避免古镇遭到人为破坏,目前,施工方用条石将机动车阻拦于古镇之外,只允许游人步行观光。走进古镇,街面上,一盏盏大红灯笼格外抢眼;门楣上,则贴着相配的大红对联;一些老人和孩子围坐在街边,欢声笑语不时在带有桐油味的青瓦房间飘散。
今年62岁的邓金朝老人谈到古镇的变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现在的青林口可谓脱胎换骨,既让人感受到曾经的沧桑和红军文化,而环境面貌又得到极大改善,再不见以前的脏乱差了。”
红军文化 成为宝贵财富
青林口是江油最北边的一个古镇,紧邻梓潼和剑阁,距绵广高速厚坝站约5公里,距绵阳城区80余公里。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庙堂四布,舟楫穿梭,十分繁华,其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名录。
然而,古镇上,最令村民引以为豪的却是当地的“红军文化”。这里用石头镌刻和墨书在墙壁上的红军标语随处可见,尤其是写在黄家大院白墙上的“红军是中国民族和劳苦民众的救星!”的大幅榜书标语最为醒目。整幅标语占据了半个墙面,长达25米,每个字高2米、宽1.5米,历经75年的风雨仍如刚刚写上去的一样。据说,这幅红军标语,是全国仅存的最大一幅墨写榜书标语。
说起“红军文化”,另一处有名的地方当数“红军桥”。据当地老人说,1935年,红军进入青林口古镇,并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40余天后,红军奉命向西挺进,期间,一位姓刘的女战士因重伤不能随队撤离,被安置在场镇上养伤。后来女红军不幸被国民党“清共团”查出,英勇就义于合益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位英勇不屈的女红军,“合益桥”经维修后正式更名为“红军桥”。
整合资源 打造“国保”名镇
“5·12”特大地震期间,青林口古建筑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灾后重建中,国家和地方累计投入1500万元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镇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抢救性修复。
据镇上一位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虽已结束,但景区的后续工作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仍在进行中。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具有传统韵味的青林口高抬戏和桃花节曾名播四方。2007年,高抬戏还荣获国家颁发的“山花奖”,两位民间艺人被列为囯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们将继续提升青林口古镇景区景观品质,力争把青林口打造成为‘川西北第一名镇\’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他说,等天气转暖,当地5000余亩桃花盛开时,他们还将重新办起停了4年的桃花节和高抬戏,届时,烧火龙、川剧清音、变脸、吐火等精彩节目将一一重新亮相。 (本报记者李方贵文/图)
新闻推荐
目前,农村进入大春备耕的高峰期,与之密切相关的农机销售本应十分火爆,然而,记者在基层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些销售门市生意冷清,展示场摆满了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去过问的人却不多。...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