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送到农家、沟渠布满田地、产业进入村社……立春之后,涪城区广袤的农村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送科技
农技专家一线“言传身教”
“科技知识送到了家门口,咱村的蔬菜肯定能丰收!”2月18日,涪城区杨家镇柏林湾村支部书记沈勇喜形于色。当天,区农业局的专家来到柏林湾村,为全村蔬菜种植大户上了一堂“科技课”,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进行土壤培肥。“今年,区上将柏林湾村列入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村上通过土地流转和田型调整集中连片发展蔬菜种植1300亩,并以柏林湾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蔬菜种植1万亩。”沈勇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了区上农技专家的“厚爱”,从田型调整到土壤培肥,再到选用品种,都有农技专家亲临一线“言传身教”,群众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充满了信心。
全景扫描:春耕以来,涪城区对全区的农技人员进行统筹安排,把农技员的“办公桌”从办公室挪到“田间地头”,安排每名农技人员负责1至2个村社,采取“集中培训”和“流动讲解”的方式,把“科技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技术难题”。截至目前,该区已举办各类培训20余次,参培人员达到2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农业科技资料10万份,引进推广新品种10余个。
兴水利
构筑农田水利“供血网”
开沟、挖渠、整治塘堰……春节过后,金峰镇“十里蔬菜长廊”沿线的群众忙得不亦乐乎。金峰镇是绵阳城区的“菜篮子”。去年,该镇种植蔬菜3000余亩,蔬菜种植给全镇带来1000余万元收入,人均因蔬菜增收达到了960元。“春耕在即,得先把基础夯实。基础不牢,增收也就无望。”金峰镇莲花池村党支部书记廖述高告诉记者,莲花池村是金峰蔬菜的“主产区”,占全镇蔬菜种植的“半壁河山”。“种菜是件精细活,菜苗子既怕旱、又怕湿,所以既要做好蓄水工作,又要挖好沟渠,做到沟沟相通、内外相接,达到‘涝能排、渍能降、雨止田干\’的要求,提高作物根系活力。”老廖介绍说,由于动手早、群众积极性高,今年,莲花池村的蔬菜基地已经形成完整的沟渠体系,蔬菜增收不成问题。
全景扫描:春节前后,该镇组织各村1500人,对全镇重点输水沟渠和240口塘堰等进行了全面清淤维修,目前,全镇蓄水量达12万立方米,可以确保全镇大春灌溉用水。与此同时,涪城区结合产业布局实施水源工程项目,通过整治病险水库、扩建小(二)型水库、整治清淤山坪塘、改造石河堰工程等,大力提高水利设施的蓄水保水能力,全面构筑农田水利“供血网”。
谋产业
连片发展特色产业3万亩
申报绿色认证、制作宣传网页、拓展种植规模……春节后,丰谷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陈军一心扑在延伸折耳根产业链上。团结村是绵阳近郊有名的“折耳根村”,近年来,全村发展折耳根种植200多亩,还有部分村民在村外承包土地种植折耳根。“销售方式单一,折耳根价格不稳定,村民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最大化。”陈军告诉记者,今年,村上加大了折耳根产业的宣传力度,投出“橄榄枝”期待与涉农企业“联姻”,延伸“折耳根”产业链。目前,团结村已经成立了折耳根生产合作社,正在为‘折耳根\’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村上还准备通过流转土地和对外承包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吸引力。
全景扫描:涪城区坚持科学规划、整合项目、分类推进,加快新农村示范片特色支柱产业进程。该区在金峰镇打造“十里蔬菜长廊”,辐射带动石洞乡、玉皇镇;在杨家镇发展葡萄产业,推进“万亩葡萄基地”建设;在关帝镇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突破,积极打造种养业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发展优质蔬菜产业。目前,全区已集中连片发展特色支柱产业3万亩。
(向旭平 唐娟 本报记者 张伟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7)日,当记者在北川陈家坝乡樱桃沟村采访时,村民杜国明连声夸党的政策好。他说:“国家政策好,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奔头,还有这么多好心人士的帮助,我们一家人过日子再也不愁了。”杜国明今...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