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书记李向志在市委常委(扩大)会暨中心组学习会议上以开阔的视野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德阳市市情进行冷静审视和客观分析,使我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了德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以及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攻坚克难中把德阳跨越发展事业推向前进。
“十一五”时期,德阳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这5年,英雄的德阳人民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性胜利,必将以创造人类抗击特大灾难的伟大奇迹而载入史册。这5年,全市经济社会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跨越发展,经济总量超过9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多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必将以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的巨大发展成就而载入史册。这5年,全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加速聚集,必将以奠基德阳长远发展而载入史册。然而,面对“十二五”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冷静审视,德阳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一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问题仍较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德阳市经济总量虽居全省第三位,但年均增速列全省倒数第二位。去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虽然达到了5%,但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从第一产业看,传统农业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还不高;从第二产业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龙头企业偏少,发展动力仍显不足;从第三产业看,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去年德阳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7.3和8.9个百分点。三是县域经济与先进县区差距拉大。去年,德阳市只有旌阳区进入了全省县域经济“二十强”,列第12位,与排名第一的成都市金牛区经济总量相差214亿元,与近邻绵阳市涪城区也有73亿元的差距。四是借力发展的动力不足,区位交通产业优势没有形成应有的经济竞争优势,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够多。五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全省18个地级中心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平均达到了50%以上,而德阳只有30%左右,等等。
查找差距、正视挑战,有利于保持清醒;看到机遇、抢抓机遇,是为了乘势而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德阳市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等,都有利于德阳市继续扩大投资,推进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国家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有利于德阳市持续扩大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效应,解决全市发展的瓶颈制约难题。随着“外资西进、内资西移”进一步加快,有利于德阳市发挥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市场人才等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大对外开放。同时我们要看到,经过近年来的加速发展,全市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保障,有坚韧坚定的全市人民作后盾。
通过冷静客观的分析,归根结底,“十二五”时期,德阳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与困难同在,但希望多于困难。当前,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德阳跨越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勇往直前的胆气,直面挑战;就是要用更加宽广的眼界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就是要以百倍的信心,全力以赴,马不停蹄,乘势而进,奋力开创德阳市“十二五”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新闻推荐
“十一”黄金周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圆满落幕。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黄金周期间德阳市旅游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且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据统计:黄金周期...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