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农业公园里村民正戴着口罩忙碌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立春一过,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江油市春潮急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小春田管、大春备耕、蔬菜生产,两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14个生猪代养场项目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动人景象,勾画出江油有序组织开展农业生产、保障市民菜篮子供给的春耕生产图。
□雷兴双文/图
要素保障技术支撑防疫夺粮
2月10日,在江油市重华镇平桥村田地上空,低低地盘旋着4架无人机。站在田边操作无人机的江油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机防队工作人员张金晶说:“无人机正在给患叶枯病的小麦喷洒氟环唑、四霉素等药剂。”
平桥村村民韩文斌是远近出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他通过流转承包了村里670多亩土地,并种上了小麦。立春过后,小麦长势喜人,哪想到,没过几天,就发现有的小麦苗叶片长上了淡黄色小斑点。
“往年都是请人工服务,用工量大不说,效率也慢,而且成效不见得好。今年药买回来了,但由于附近村民都在忙着防疫,根本找不到人。”这可急坏了老韩,于是他一大早就将求助电话打到了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只要你们需要,我们保证随时赶到。”张金晶笑着告诉老韩,无人机除了喷洒农药给农作物治病,还可以喷洒消毒液,如果疫情防控有需要的话,江油12家农机植保合作社现有的大中型拖拉机325台、无人机25台、高效植保车3台、小型喷雾机(器)400余台,可以随时调用,既打赢防疫攻坚战,又帮助村民抢抓春耕备耕搞好生产。
看到无人机喷洒完了整个地块,韩文斌冰冷的心才火热了起来。
据了解,为打好2020年农业生产第一战,江油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大春备耕专项调查,针对大春备耕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了多条措施,强化种子、肥料、农药等要素保障,确保农资储备到位、农民技术培训到位,满足群众生产所需。目前已备化肥8000吨,农膜22吨;编发粮油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在防疫期间通过QQ、微信、电话等网络多媒体平台,组织农技推广人员与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主体实行“线上对接”。
强化管理坚定信心防疫稳产
“勤洗手,多通风,预防传染病。少出门,不聚集,做好防控利家人。”10日下午,记者还没走进新安镇农业公园,就看到一辆路上行驶的新安镇疫情防控宣传车,车顶上的小喇叭反复地播放出这样的顺口溜。在农业公园入口,几名臂戴红袖章的执勤人员正在有序地给进出车辆和人员登记、消毒、测体温。村口旁边的果园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戴口罩的村民忙碌在果园里,有的在除草施肥,有的在修剪果树,有的在整理沟渠。
“虽然眼下农家乐停业了,但果实成熟后的丰收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山坡上正在嫁接果树的村民老李说,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我们有信心一边搞好防疫,保重好自己的生命健康,一边搞好生产,发展好自家经济。
当前,新安镇在网格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严格执行江油发布的复工生产指南,宣传防疫知识,组建生产复工小组,协调农资经营户储备农业生产要素,引导村民紧锣密鼓地开展春耕备耕,发展农业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江油各乡镇在防控好新冠肺炎的同时,积极维护好种养殖业正常产销秩序,科学指导在建种、养殖场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恢复生产,加强种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培训。
江油还加快114个在建生猪代养场项目复工和2.7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尽一切可能减少疫情损失。并做好产销对接,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扎实做好生猪、肉禽、蔬菜等重要“菜篮子”产品的市场保供,为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婧记者胥江)2月9日,是余银原计划举行婚礼的日子。这天清晨,作为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的工作人员,余银身着工作...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