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墓群
仔细发掘
出土文物
5月上旬,正在建设中的九绵高速公路江油路段,发现了两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群,初步判定有几十座古墓,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近日,由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绵阳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崖墓群实施抢救性发掘。
□梁柱生本报记者田明霞郑金容文/图
施工现场发现千年崖墓
5月上旬,在九绵高速江油区间某施工段,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发现正在开挖的一处山崖土层中出现异常,随即施工队负责人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有关方面。江油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闻讯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处置。
经过考古人员初步勘查,怀疑可能为古代的崖墓群。于是上报市、省级文博、考古单位。随后,由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和绵阳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现场对疑似崖墓群进行考究,最终确认该处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形成了两大崖墓群,随后抢救性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由于工程量大,仅把外围的墓道进行清理,对这些崖墓进行编号的工作就耗时十几天。加之正值夏季高温多雨,给崖墓的考古挖掘工作增加了难度,不过好在崖墓所在的山崖,是干燥的沉积岩,当地叫黄板石,质地疏松,易于挖掘,考古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推进。
据介绍,这是江油境内首次对崖墓群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对于研究江油、绵阳乃至川西北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习俗风貌。目前已经清理了数十座墓葬,但还不确定具体数量,因为考古队还在对崖墓进行清理,随着清理过程的推进,数量还可能会增加。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考古人员在对崖墓群实施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文物。“这些崖墓都由墓室、墓门、墓道构成。其中3号崖墓进深5米,高1.9米,宽2.2米,最里面有一个放灯盏的小龛,在保存最完好的3号崖墓墓门口出土了9件文物。”江油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冯波说,考古队现通过清理崖墓,推算该崖墓群大约是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修建,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清理过程中,出土了一批陶俑、陶罐、陶房、陶壶、陶瓶、陶仓、陶灯盏等随葬品,发现了四周有精美花纹的扁形汉砖和摇钱树的底座,以及铜簪、五铢钱等金属文物。
另外,考古人员在8号崖墓挖出一只完好的灰陶男侍俑。该俑高33厘米,底座最宽处13厘米,身穿汉服,头戴巾帻,神态安详,栩栩如生。在挖掘中,时不时发现一些铜钱,锈蚀得厉害的铜钱上面,还能依稀看到用篆书铸出的“五”、“铢”两字。
“汉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是四川盆地最普遍的安葬形式。那时的人们‘视死如生\’,下葬时会放很多随葬品,以便到另一个世界使用。这些崖墓的主人推测为平民百姓,因为墓葬规模较小,多为单墓室,且随葬品大多为普通陶器。陶器因年代久远,大多是残件。至于棺椁骨殖,已化为泥土,毫无踪影。”江油市文管所文物保护办公室主任何映辉告诉记者说,五铢钱是西汉到隋朝广泛使用的、官方铸造的一种货币。当时江油一带的习俗是,下葬时会在墓室的四周以及墓门口抛撒一些钱币,可能是起避邪驱灾的作用。
目前,考古队正在对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进行测绘、记录、拓片、拍照,整个考古发掘工作都按相关程序科学地进行,为配合九绵高速公路建设,联合考古队正努力尽早全面完成抢救性发掘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媛)昨(29)日,全市政协系统助推全创改革工作会议在江油举行。省政协全创办副主任李浩,市政协副主席李敦双、胡安虎...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