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小芹
当人们逛街时发现电力设备故障,手机拍张照上传,电力抢险人员立马赶到,这是通过供电指挥平台实现的高效服务;当全国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在北川建成运行,智慧电网迈出坚实步伐;当无人机在高空“三维立体成像”巡查线路,智能机器人在变电站高效巡检……这一切,已成为绵阳智能电网发展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以“电管家”服务开启“双智”驱动,探索科技创新服务新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动管理智慧升级,绵阳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科技城腾飞增添了强劲动力。
智慧“大脑”+“小脑”科技创新让电网建设更智能
日前,10千伏双桥线因大风天气发生故障跳闸,不到1分钟时间,就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供电;同一时间,在线路辖区内的粼江峰阁小区,居民赵述琼正在家看电视,她还没来得及反应是咋回事,家里就恢复供电。
这种高效,得益于绵阳供电公司为配网装上的智慧“大脑”。作为国网公司首批试点,公司实施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用
科技手段对设备进行智能化在线管理,预计今年实现供区550余条配电线路全覆盖,届时城区故障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复电可实现秒级响应,配网有了健全的“大脑”,用户获得的是不间断的优质电能。
不仅如此,地处偏远的变电站也拥有智慧“小脑”。近年来,绵阳境内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从70座跃升至123座,基于辅助监控平台的无人值守变电站集约管理应运而生,一座座“能源中枢”有力支撑起经济社会发展,这背后是更集约的人力、更高的科技运维水平。
以近年来大小网全面整合的北川电网举例来说,北川公司以全国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新县城智能配网为基础,大力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隐患整改消缺工程等,坚强的供电网络为羌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对小水电供区的移交,北川全境已实现了国网供电全覆盖,实现了“一盘棋、一张网、一同价”。
围绕“智”字做文章,电力“黑科技”充分运用在抢险救灾和日常运维工作中。公司与在绵科研单位在变电站智能巡检、无人机巡线等领域深度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设备运维、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实践,用科技创新推动管理智慧升级。如今,无人飞机实现智能巡检作业、三维激光生产于军应用于民、三大运维管理系统给电网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无形手”,提升了输电线路运维工作效率、可靠性和抢险应急水平。
在阳光高新供电营业厅,智能机器人“阳阳”正清晰地向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语音导览;在220千伏赤青线143号杆塔,无人机喷出一道火龙,高效清理带电线路异物;在220千伏丰谷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小绵羊”被唤醒,开启“无死角”智能巡视……酷炫的科技尖兵闪亮登场,一幅科技范儿十足的电网蓝图正在展开。
“互联网”+“电管家”高效服务让百姓用电更舒心
4月20日15时3分,绵阳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平台收到江油市绿新巷66号宿舍楼多户停电信息。根据故障研判,平台派单给江油市供电公司。15时15分,“电管家”刘春亮赶到现场,发现客户产权保险片烧断。15时32分,他协助客户更换保险片,恢复供电。
签收工单、赶到现场、处理完毕……“电管家”在每个环节都在“互联网+应用”手机APP终端上打卡,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对他的服务进行全程跟踪和管控。从故障报修到问题解决,客户在30分钟时间内恢复用电。
创新实施“电管家”服务新模式以来,公司充分运用新技术,融合“互联网+电网”,线上线下联动,运用“电管家”联系卡、O2O服务群、社区终端发布平台等渠道,为客户提供“定制式、管家式”服务。去年,在全川率先启动“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农电工转型为集“配电运检、营销管理、优质服务”于一体的“全能管家”。
强服务,也强平台、强终端,“电管家”服务有了更强大智慧的系统支撑。去年,公司打造集营配调资源和业务运转于一体的供电服务指挥平台,通过内外网信息交互集成平台,打通指挥平台和“电管家”服务壁垒。平台汇集抢修进度、服务进度、停电信息等信息,第一时间精准发送给“电管家”和客户,通过内部业务流转协同,“一站式”满足客户用电,还对故障抢修、业扩工单等进行在线监督管控,确保服务客户不超期。
平台运行后,故障抢修时限同比缩短56.6分钟,实现了外部信息“零秒级”内部响应,有效构建了“互联网+”智慧电力生态体系。
主动拥抱新技术,激发电网新活力。如今,公司978名“电管家”活跃在城市、涌动在乡村,24小时为城乡、企业、园区等各类客户提供贴心高效服务,“电管家”微信群让服务零距离,停电信息分析到户让农村信息精准知晓率提升……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智慧城市建设有了“电”力十足的电网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新月记者陈元松文/图)昔日城郊荒河滩,今朝变身市民乐园。昨(8日)上午,在江油市城南明月新城片区的涪江与昌明河交汇带...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