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伟强
近年来,江油坚持以致贫诱因为导向,针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缺资金致贫等不同的贫困群众,采取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六个精准”基本要求,按照“五个一批”基本路径,在产业脱贫上,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探索出八种“造血式”精准脱贫模式,推动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脱贫转变,确保脱贫有根基,致富能永续。
“四方合作”共舞共富
又是一年花满园,大康国际百合花产业园热闹如故。处于山区和丘区过渡地带的“百合花产业园”,自运营以来,带动周边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5300元,提前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
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方等方方面面都“有钱可赚”,是“四方合作”模式的核心。“国企出资60.4%,民企以资金和技术出资占25.9%,农民以3000亩承包土地和涉农项目资金量化股权出资占12%股份(其中单列100万元定向量化给44户贫困户);村集体以300亩集体土地和涉农项目资金量化股权出资占1.7%股份,”大股东鸿飞集团负责人金泓介绍,“四方”共同组建的松岭农业开发公司,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保证投资利益和分红收益公平公正。
“入股保底分红”企农双赢
石元乡青杠林村是江油北部龙门大山中一个小村庄,这里空气清新、林木茂密,具有发展优质猕猴桃种植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6年猕猴桃收成5万余斤,纯收入20余万元。村上的15户贫困户从中分红1.5万元左右。”村书记王茂说。
农业产业化起步时,贫困农户缺资金缺技术,对合作化经营前景顾虑重重,担心投
入大、收益小。“关键时刻,政府先后整合资金,为15户贫困群众参与其中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注入资金100万元,并量化股权给贫困户,参股到农业公司。”村书记王茂说,“根据产业总投入和规模确立股权比例,签订‘按股保底分红协议\’,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增强。”
“代种代养”贴近人心
小溪坝镇鲜花村的28户贫困户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代种代养”——发展“蛋鸡寄养”,推进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应运而生。
鲜花村委对接小溪坝镇“川通生态农场”,确立为“代种代养”企业,利用脱贫资金购买了2500只成年产蛋“五黑香鸡”等;农场以土地使用权及饲养、管理、销售等成本支出与劳务作为出资。双方以此签订“集中代养代销”合作协议,约定川通生态农场按8万元/年支付保底分红收益,按出资的5%支付村集体收益。贫困户可优先到农场务工,获取工资报酬。2016年,该项产业仅直接分红收益就增加贫困户收益近千元。
“认种认养认购”契合市场
铜星乡兴旺村前些年在坡地种植了300亩优质土李子,经济效益却一直徘徊不前。“瓶颈出现在传统单一的销售环节上”铜星乡副乡长徐迪说,“自主开发的土李子电子商务平台和成长监管、销售电子信息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窘境。”
消费者只需轻触手机,就能通过手机客户端24小时全程监控自家认购的绿色有机果蔬、无公害稻米或生态猪等特色产品,它们的生产细节、管理环节、成长过程等情况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兴旺村的土李子专业合作社,还通过“朋友圈”吸引“熟人领认”,B2C电商平台吸引“大众普认”,对口帮扶单位或社会名流的“爱心义认”等方式,认领了4035棵李子树。
“村产业扶持基金”助力发展
方水镇高包村地处江油、安州、游仙三角地带,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较好。“国家给了贫困户很多扶持政策,‘心理失衡\’也随之而来。”高明富说。
如何把好事办好?高包村利用专项脱贫资金、捐赠资金等建立村产业扶持基金,把“造血”与“储血”结合起来,发展短期产业项目助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与非贫困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再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发展长期项目,建立致富长效机制,共同增收致富。
2016年,高包村发展300亩优质桃、300亩雷竹、300亩优质蔬菜、300头肉牛,投入资金75万,以10%向村集体缴纳经济收益共7.5万元。按照30%分红给贫困户、3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40%建立村产业扶持基金的用途划分,再吸收社会捐赠全年共积累村产业基金55万元,采取无息借款方式放款给贫困户,扶持其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为12贫困户发放借款10余万元,
“担保投资收益”保障发展
为有效保证财政项目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全面用于产业发展,降低资金投入风险率,多数贫困村采取了“担保投资收益”脱贫模式。
绵阳壮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有意在新春乡景台村发展林下散养土鸡项目。村“两委”在严格依法审查公司资质,聘请专家认真对产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后,根据各方投入比例划分各自风险担保责任,村上要求公司法人代表以个人名义将位于江油市城区繁华地段的不动产作为同价资金的抵押担保。同时确定,无论公司和合作社投入多少,基地建设园区及地面附着物等所有权一律归村集体所有。
正是担心投入企业的脱贫资金及自身资产和应得收益受损等情况,走“担保投资收益”脱贫路子,确保了资金使用绝对的安全。
“整合资源开发”合力攻坚
雁门镇斑竹园村属于高寒山区,地少林多,贫困户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增收不多。村里整合财政资金135万元,投入120万元用于建设100亩老鹰茶母本园,同时千方百计把“三资”打捆整合起来,创造良好的产业基地生产条件。
茶园建成后以2.5万元/年的价格租给引进的四川鼎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租金归村集体经济。另外出资65万作为股权量化基础金,按2:4:4分别量化为村集体集体股、建卡贫困户优先股和全体村民一般股,年底按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三方2:2:6的比例分红。据统计,2016年底,村集体收入达38500元,贫困户分红共计35750元,人均分红388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全年在产业园务工工资,人均增收达到3344元。
“乡村旅游联营”绿色发展
北部龙门山区深处的青龙峡漂流远近闻名,每到夏季车流人流如织,人们激情漂流刺激、遍尝山货美食、尽享鸟语花香……三年来,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敬元乡敬元村负责人说:“3年间,从之前的10家发展到如今的50家,但2015年以前农户各自为政,相互间不良竞争,旅游接待能力不高等,旅游资源未得到完全开发利用。”改变始于2015年底,敬元村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入股青龙峡二期拓展基地项目,帮助敬元村91户贫困户打造农家特色小院,培训贫困户经营接待能力;组建以贫困户为主体的青龙峡漂流乡村旅游合作社,负责“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分户经营”。2016年,仅入股分红一项,村里便获利10万元,贫困户加上自己的“农家乐”人均获利6327元,让贫困户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有斌特约记者黄志富)以受害人抢其饭碗、断其生计为由,要求受害人补偿7万元,否则便要与对方同归于尽。近日,江油法院以被告人唐某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因吸毒3次...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