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是幼儿获取认识自然和从社会方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一、利用区域优势,挖掘环境资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科学活动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启蒙,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任何创新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观察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范围较广的观察。这种观察往往是从欣赏大自然的美开始,从情感上把孩子们引进大自然。在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师每天都要和孩子们一起来至生物园散步,在新鲜的空气中,在蓝色的天空下,老师和孩子们进行着有趣的观察活动,看绿油油的麦苗茁壮成长,看葡萄开花结果,看树叶慢慢飘落。另一种是较长时间的系统的的观察。这种观察可以适合季节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进行。如引导孩子观察几种农作物或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让孩子们在感知生动形象事物的基础上,学会思考,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比较事物的性质和外形特征。通过以上两种观察和探索,不仅培养幼儿观察兴趣,而且增强了幼儿感知力,他们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等也不断增强。
二、开展种植与饲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幼儿期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手不灵活,影响幼儿的探索和认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幼儿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活动,使幼儿手部肌肉活动机会更多,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精细,就更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更有利于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经常结合我园的具体情况,确定了以种植与饲养为主的幼儿实践活动。
种植与饲养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更能提供给幼儿实践锻炼的机会。利用各自幼儿园的特点及“生物园”优势,较有耐心地组织幼儿参加一些种植劳动,栽培的那些植物都是经过选择的,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我选择一些生长快、管理简便的蔬菜花卉进行种植,大班幼儿我选择一些存活的菜秧、花秧和农作物进行移植。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观察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促使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
饲养小动物比种植植物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我们的生物园里有专用的饲养鸽子、小兔、孔雀的房子,还有金鱼池,都是孩子们进行饲养的好场所。在多次参观生物园老爷爷饲养鸽子、小兔的情况下,孩子们也尝试饲养小动物了。先让幼儿相互商量饲养什么动物,小鸡尖尖的嘴巴。毛茸茸的身子,尖尖的爪子,叽叽的叫声一下子就成了孩子们的首选对象。于是,请生物园老爷爷帮忙买来了几只小鸡,孩子们乐开了窝,老师鼓励孩子们想办法,怎样来饲养小鸡,众说纷纭,便请来了生物园的爷爷,请他给我们介绍。因为刚买来的小鸡较难饲养,请爷爷帮我们照料,老师每天带孩子们去观看小鸡,发现小鸡先是吃的菜叶和碎米、糠,长大一点后,改吃小虫、小草、饭粒等,小鸡身上的毛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越长越硬,颜色也不断变化,由黄变成白色、咖啡色、土黄色、彩色等,孩子们看着小鸡长成了大公鸡、老母鸡,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除此之外,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班里设置了自然角,孩子们很乐意收集一些蚕宝宝、小金鱼、泥鳅、龙虾、乌龟、蝌蚪等小动物带到自然角来,供大家一起观察、欣赏,他们发现了蚕宝宝吃桑叶的快速,蚕宝宝由蛹变成蛾的伟大突变,发现了小乌龟冬眠的乐趣,发现了龙虾昂首傲视的从容........通过与小动物的实际接触,通过对它们的观察、饲养和照料,以及进行成长记录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生物奥秘。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在与周围环境、动植物、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和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逐渐发现和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感受和体验到了人与环境及动物、动植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通过全身心地投入于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活动中,逐步产生了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组织采集活动,发展分类、比较能力
幼儿学习分类,对开发他们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其重要性是由幼儿数概念的发生和发展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其次,分类活动也是发展幼儿思维的信息途径之一。学前末期幼儿初步理解类包含关系,将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概括抽象能力。幼儿要对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比较,才能找到物体之间的异同点。分类活动促进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幼儿分类活动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同样,比较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都离不开比较。因此,比较能力的发展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还是有意注重幼儿分类、比较能力的培养。
各种各样的花卉、无一雷同的树叶、形态各异的花瓣都能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因此,通过采集活动来吸引孩子接触大自然,发展他们的分类、比较、数数等综合能力是我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又一种有效途径。组织幼儿来到生物园,采集无花果、桃子、梨、柿子、葡萄、橘子,归来后,让幼儿数数、分类、比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也使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要作好幼儿学科学的引路人,引导幼儿去探索、学习,更重要地是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江油市太白幼儿园谢俐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小芹)昨(28)日,四川特钢产业联盟大会暨特钢发展高端论坛在江油举行。首批30余家特钢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的四川特钢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据了解,四川特钢产业联盟将以“服务...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